碧甲村位于稔平半岛西南部,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碧甲村坚持党建引领“一盘棋”,全面盘活滨海资源,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助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碧甲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73.69万元。
聚焦产业培育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积极引进并落地碧甲沙湾码头、平海电厂、惠州LNG接收站、百合长堤湾、广东海胆辉文化旅游项目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村民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带头成立全镇首家“强村公司”,以抓实强村公司建设为突破口,探索实践“强村公司+村党组织+村集体+村民”的发展路径。2023年,碧甲村通过租地项目、投资入股等方式使村集体经济创收165万元;2024年,完成公共充电桩项目,预计每年增收20万元;2025年,计划投建全镇首个村级自营农贸市场,推动“古村落观光+农田认领+旧房改造+滨海度假”文旅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
聚焦风貌提升
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通过整治“三线”、完善污水管网、提升主要道路及巷道等,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以村内屋檐为雏形,精心打造进村标识,建设村委到岭边古村落、塘头村小组段美丽村道,入村路口新建一座休闲小公园,升级改造岭边古村落小公园,干净整洁、集中成片的美丽乡村风貌已成型。着力整治“三线”问题,联动政府、运营商等多方力量,将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变成整齐划一的“五线谱”。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动员党员带头,携手群众在“四旁”“五边”见缝插绿,培育一批绿化示范点,示范带动村民群众在自家庭院、房前屋后美化环境,村容村貌再添新绿。
聚焦文旅融合
焕发古村落新活力
该村岭边村民小组现存古建筑20余座,占地约17000平方米,多为清代修建,部分为明代建筑,其中曾姓宗祠“忠恕堂”被认定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近年来,碧甲村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动员全村各类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古村落,着力做好古村人文资料的搜集、挖掘和整合工作,对文旅产业发展项目进行摸底、规划发展,加快打造碧甲村独特文旅品牌,有效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聚焦党建引领
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头雁工程”建设为重点,不断推动建强村“两委”班子队伍,积极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为“百千万工程”建设筑牢组织保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网格党小组为依托,将党建、社保、民政、平安法治等工作融入网格,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帮扶等工作,形成“一张网全覆盖、多层级、零距离”的服务体系,把党的工作延伸至基层各个角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构建全方位帮扶救助服务体系,村集体每年出资约45万元,补助本村户籍人口购买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全村重症困难村民,节日慰问关怀老党员、退役军人,设置大学生奖学金,资助本村小学生学杂费等,让全体村民共享建设成果。
接下来,碧甲村将牢牢抓住“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村培育契机,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向着成为“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的目标奋力迈进,持续谱写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新篇章。
来源:惠东县农业农村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