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的“平衡术”|环球深壹度

观天下 2025-08-29 14:04

当地时间8月23日起,执政满80天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开启首次外交之旅。当天,李在明访问日本,在东京同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晤。次日,李在明前往美国,并于25日在白宫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值得一提的是,韩国总统特使团也在24日当天开启了访华行程。

李在明先访日、后访美,打破了近年来韩国政府的外交惯例,与此同时不落下发展对华关系。对此,专家分析,这体现出李在明政府致力于开展“务实平衡外交”。然而,这一外交模式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尚待观察,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8月25日,特朗普(左二)在华盛顿白宫欢迎李在明(右二)。新华社 发

8月25日,特朗普(左二)在华盛顿白宫欢迎李在明(右二)。新华社 发

“实用至上”

美国关税大棒下

需要加强韩日关系以发展韩国经济

23日,李在明在东京与石破茂举行会谈,双方就加强安全领域战略沟通、推动氢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等一系列议题达成共识。会谈后,双方还发表了联合文件,这是韩日领导人时隔17年首次通过联合文件对外阐述会谈成果,被普遍视为两国关系出现重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李在明此次访日之旅,打破了韩国总统就任后首访选择美国的惯例,他也成为韩日邦交正常化以来首位先访问日本的韩国总统。

李在明(左)与石破茂在共同记者会后握手。新华社 发

李在明(左)与石破茂在共同记者会后握手。新华社 发

舆论注意到,包括开展“先日后美”外交在内,李在明就任后多次对日释放友好信号。

李在明任韩国总统前,曾就历史问题多次批评日本,他还批评时任韩国总统的尹锡悦对日友好是“屈辱外交”。不过,今年6月李在明赴加拿大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期间,与石破茂会谈时声称,韩日要管控分歧,发展面向未来的两国关系,显示其对日政策出现调整。

就韩国社会关切的韩日历史问题,李在明的态度转变也十分明显。8月19日,李在明在赴日访问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韩日双方不能纠结于历史问题,需找到互惠互利的方法并扩大合作领域。

李在明就任总统后的对日态度与在野时期迥异,背后有何原因?李在明本人对此表示:他对于日本的政治决策和在野党时期的判断不同,这并不是说他“变了一个人”,而是“作为执政党,必须展现包容以履行责任”。

察哈尔学会副秘书长兼驻首尔代表、延世—察哈尔中心主任张忠义表示,李在明一改在野党时期的反日态度,近期多次强调韩日合作,可能是为了顺应美方期待。

张忠义指出,美国要求韩国改善韩日关系,从而消除强化美日韩同盟时可能遭遇到的障碍。在此背景下,李在明政府开展“先日后美”外交,有向美方传递“已经先通过日方协调立场”考量。

李在明和夫人。新华社 发

李在明和夫人。新华社 发

有观点指出,当前日韩都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压力。两国提前协调立场,可对美国形成一定压力。两国如就经济和安全问题达成一致,韩国将可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拥有更大话语权。

对此张忠义认为,美方并不接受日韩一起给美国“上压力”,而当前的韩日关系也尚未达到“共同争取话语权”的水平。在他看来,李在明赴日访问,更有可能是在会见特朗普之前先向石破茂“取经”,从而更好地摸准特朗普的“脾气”。

张忠义同时指出,李在明政府采取的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实用外交”,将日本视为韩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和经济合作对象。当前,美国高举关税“大棒”,对全球各国采取高压关税政策,韩国同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出现较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加强韩日关系是发展韩国经济的一种现实需要,也是李在明政府安抚韩国国内保守阵营的一种手段。

“合作与让步”

韩美会谈中争取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25日,刚刚结束访日行程的李在明来到美国白宫,与特朗普讨论美韩同盟、朝鲜半岛局势、美韩制造业合作等议题。

韩方原先担忧会晤可能出现“泽连斯基时刻”,也即类似今年2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特朗普会晤时发生激烈争吵的情景,并没有发生。会谈整体氛围融洽——二人的会谈持续约140分钟,超出原先规划的2小时。会后,李在明与特朗普微笑握手。

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欢迎李在明。新华社 发

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欢迎李在明。新华社 发

根据韩国官方此前公布的消息,确认和细化韩美7月达成的一项初步贸易协议,是李在明此次访美的重要议程之一。根据该协议,韩国将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约合25021亿元人民币),用于由美方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

会晤期间,特朗普表示不介意就与韩国的贸易协议进行重新谈判。不过特朗普也表示,“那不意味着他们能得到任何东西”。此外特朗普还表示,美方打算从韩国采购一些船舶,同时希望韩国造船企业在美国用本地劳动力进行生产。

就韩美日合作议题,李在明称,韩美日合作非常重要,为了推动韩美关系发展,韩日关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特朗普则称,美方将同韩日一同开发美国阿拉斯加州油气资源,但韩日之间存在历史问题,他对韩日是否会因此难以相处有疑问。

特朗普。新华社 发

特朗普。新华社 发

而就驻韩美军议题,特朗普在美韩领导人会晤开场时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他打算要求韩方把一些驻韩美军“大型军事基地”的土地所有权交给美方,这样可以摆脱“租借”事宜。而事实上,根据美韩关于驻韩美军的协定,韩国不仅免费向美方提供土地用作美军基地,还分担维持驻军的大量费用。

被问及美国政府是否会削减驻韩美军人数,特朗普称,“现在”不想讨论这件事。

张忠义表示,从美韩会谈内容看,整体上更符合美国的利益。这也是在特朗普关税“大棒”政策下,韩方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结果。

“韩方在韩美关系中的立场决定了,该国只能争取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从这个角度看,李在明在会晤中是成功的,也能够消除韩国国内的一些担忧情绪。然而,这些成果是否真正符合韩国利益?这点十分存疑。”张忠义说。

张忠义同时表示,尽管韩美两国在此次会晤中就一些议题达成一致,但在未来就这些议题开展细节谈判时,韩方还可能面临诸多困难。

他对此解释,未来韩美就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税开展具体事务谈判时面临诸多争议问题,例如,韩国向美国提供的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如何运营,谁来占主导权,韩国权益如何获得保障?而在安保领域,特朗普提出将土地所有权转交美方的主张如何执行?美方是否会要求韩方增加军费额度?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意味着韩美谈判未来将十分艰难。

“平衡为主”

在依赖美国的同时

注重发展周边国家关系

今年6月,李在明在韩国总统选举中获胜。由于此次选举是在前总统尹锡悦遭弹劾、总统职位空缺的情况下举行,李在明在选举结果确定后立即开始履行总统职责。这意味着,李在明政府并没有“过渡期”,其政策路线在上任后尚未完全明确。

8月13日,韩国总统直属的国政企划委员会在原总统府青瓦台发布《施政五年规划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在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及安全等五大领域推进123项国政课题。舆论指出,这显示了其在时间紧迫下确立政策路线的决心。

游客在韩国首尔景福宫参观。 新华社 发

游客在韩国首尔景福宫参观。 新华社 发

李在明开启“先日后美”外交后,本届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路线是否更加清晰?未来将以哪些方向为重点,可能遭遇怎样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成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李在明赴日和赴美期间的一系列言行,本届韩国政府采取的是一种“务实”“平衡”的外交路线。

李成日介绍,李在明政府打破惯例开启“先日后美”外交,旨在消除美方对韩日矛盾的顾虑,其目的是为美日韩合作奠定基础。从结果看,李在明政府的这一外交政策获得了美日舆论和国内舆论的一些肯定评价。

李成日还注意到,李在明24日赴美期间,韩国总统特使团也在同一天开启访华行程。对此他认为,这一安排也可视为李在明政府推进务实平衡外交的一种表现。

“当前,中韩关系正面临新的机遇,未来两国关系如何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不过毫无疑问的是,稳定的中韩关系有利于双方共同利益。”李成日说,“在此背景下,李在明未来将如何推进务实平衡外交,值得进一步观察。”

张忠义指出,李在明访美后,韩美不仅在安保领域依赖美国,在经济上也同美国进一步捆绑。目前看,美国在韩国外交中占据的权重大幅增加。这将极度考验李在明政府的政治智慧。

李在明(前排左)。新华社 发

李在明(前排左)。新华社 发

“李在明政府必须保证最大限度减少损害韩国国家利益,同时要维持同美国的同盟关系,处理好对美倚重可能给韩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张忠义说,“随着美国所占权重的增加,韩国如何同周边国家继续发展关系,是李在明政府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韩会晤期间,双方还就半岛局势进行讨论。李在明表示,希望特朗普开启朝鲜半岛“和平新路径”。特朗普则回应,期待与李在明一道在对朝关系上取得“大进展”。

对此李成日指出,朝美关系未来能否取得突破,仍有待观察;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半岛和平、半岛无核化问题是由朝美两国主导,韩方最多能起到协助作用。

张忠义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尽管缓和南北关系是李在明政府竞选时期的一项重要承诺,但由于朝鲜方面已将韩国定义为“敌对国家”,即便韩方想在朝美接触中起到协助作用,也难有建树。

“目前看,南北关系在李在明执政时期可能十分困难。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李在明主张缓和半岛局势的背景下,南北关系不会再像尹锡悦执政时期那样,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张忠义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泠汐

海报:莫迪

策划:陈梅玉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