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服务消费,中央“放大招”了!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正式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
而着眼于深圳,发展服务消费已经提前布局。今年6月,深圳市商务局就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23条精准举措构建服务消费升级框架。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深圳先手布局激活消费活力,以23条精准实招搭建起服务消费升级“工具箱”,亦为全国服务消费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
先手布局激活消费活力
扩大服务消费,深圳的政策工具可谓又足又准。
今年以来,深圳在餐饮、住宿、家政等民生消费领域频频发力,推动基础型服务消费提质增效。
民以食为天,餐饮服务消费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深圳大力引进国际餐饮品牌和国内各地风味餐厅。截至7月,深圳新增餐饮首店109家;深圳各区还开展了各类促餐饮消费活动,如盐田区推出2025年简繁体版盐田美食地图,并于深圳各口岸及地铁8号线站点定向投放,以美食为纽带,串联住宿、购物等消费场景,吸引港人及各地游客消费。
高端住宿方面,今年以来深圳市引进前海瑞吉酒店、时尚小镇美憬阁精选酒店、光明福朋喜来登酒店、万象城逸扉酒店等5家高端国际品牌酒店。
首店经济是深圳激活高端消费的重要抓手。深圳通过实施阶梯式奖励政策,引入知名品牌单店最高奖励200万元,旗舰店、概念店最高奖励500万元,政策红利吸引众多品牌抢滩布局。截至5月,老佛爷百货、VERA WANG 华南首店等418家首店、旗舰店相继落地,既丰富了高品质服务供给,也契合了此次《措施》“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的要求。
⊙
开放赋能点燃消费引擎
此次《措施》亦明确,要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而长期以来,依托紧邻港澳的地理优势,深圳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格局,为服务消费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深港消费融合成为开放新亮点。近年来,深圳特色商圈针对性推出港币支付优惠、港味餐饮集聚区等配套服务,实现“一日生活圈”消费无缝衔接。同时,深圳持续放宽互联网、医疗等服务领域准入限制,吸引外商与民营资本参与供给升级,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消费格局。
在入境消费激活方面,深圳早早借力单方面免签扩围机遇,优化签证办理、支付结算等便利措施,2024年机场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达 22.5万人次,同比激增538.4%,国际消费吸引力持续增强。
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更离不开全链条保障。
监管层面,深圳率先强化预付式经营监管,建立餐饮、家政等行业质量标准体系。到2026年1月前,深圳还将新增26家“预付无忧”商圈,通过商圈的打造,树立示范标杆,不断扩大放心消费生态圈,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切实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政策先手布局到保障护航,深圳的“工具箱”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快准实”的举措打通消费堵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央利好政策的落地与不断深化,深圳将持续优化和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满足民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消费需求,深圳服务消费将有望迎来新一波增长。
南方+记者 徐烜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