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想买英德各地的特产,得跑好几个镇。现在在这个供销客厅,一次就能买齐,还能通过小程序直接寄给外地朋友,真的很方便。”11月5日,在广东清远英德供销客厅(清远五大百亿农产品英德展销中心),不少市民和游客对这里的英红九号红茶、大湾豆豉、笋鱼罐头等特产赞不绝口。

开业仪式。通讯员供图
作为英德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英德供销客厅由市供销社牵头运营,集展销、品牌孵化、电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全力打通“小农户分散生产”与“大市场集中需求”之间的堵点,让更多本地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走进这个380平方米的空间,清远五大百亿农产品和英德24个镇街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从英红九号、岩背岩雾尖等茶叶,到大湾豆豉、九龙豆腐花、本土野蜂蜜等,几乎覆盖了“一镇一品”甚至“一镇多品”。所有入驻产品都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正宗、安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清远五大百亿农产品展示区。通讯员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也成为农产品深加工的展示窗口。例如,清远市广盐鹰金钱食品公司研发的笋鱼罐头,首次在英德本土商超上线。香笋脆鲩鱼、脆笋凤尾鱼等四款产品,上市前两个月就卖出1000多箱、2万多罐,为麻竹笋产业跳脱“初级加工”、走向“深加工+市场化”探索了新路。
“试营业一个月以来,不少产品补货越来越频繁。”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微信小程序已同步上线,接下来还将通过直播带货、讲述供销品牌故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会根据季节调整品类,确保供应“不断档、常新鲜”,让英德特产不仅“卖得好”,还要“传得广”。
近年来,英德市供销社持续深化为农服务,一边搭建产销对接桥梁,一边推进“社村”合作,织密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逐步构建起现代化的供销服务体系。2024年,清远全市供销系统实现销售总额35.7亿元,同比增长6.7%,助力西牛麻竹笋产业率先突破百亿目标。
从线下展销到线上推广,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商品,这家“土超市”正在做的,不只是卖货。它通过整合资源、严控品质、拓展渠道,让分散的小农户有了对接大市场的稳定平台,也让英德“土特产”的招牌更加响亮。这条路,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丨许俊仟
【通讯员】林荫
【本文责编】蒋玉
【频道编辑】周丽娜 陈冰青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杨洋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