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浈江携手“韶冶”:政企“双向奔赴”,共铸区域发展新引擎

作者 唐音 2025-07-15 14:45

在粤北韶关的浈江之畔,一场政府与企业紧密携手、共谋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上演。韶关市浈江区委、区政府立足区域实际,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为核心,与扎根当地半个世纪的重点企业——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以下简称“韶冶”)深度协同,走出了一条传统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这场“双向奔赴”,成为浈江区激活经济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精准施策破瓶颈

政府护航企业转型升级

韶冶作为浈江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转型发展牵动全局。浈江区委、区政府深知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主动靠前,以系统性思维和“店小二”精神,为企业扫清障碍、注入动能。

政策赋能,靶向解难。浈江区将韶冶纳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支持对象,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精准破解用地、用能、融资等核心难题。2023年,浈江区政府积极落实上级政策,成功为韶冶争取5000万元专项债资金,专项用于其片区内检验检测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园区承载力和发展后劲。

要素保障,夯实根基。 属地乐园镇政府聚焦企业员工实际需求,在“韶冶”厂区周边新增汽车充电桩、停车位,大力整治铁路沿线环境,有效解决员工“出行难”。在安全生产领域,政府职能部门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帮助企业排查消除隐患,并通过“消防安全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同时,政府高效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2123亩,有力支撑了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的建设,为产业空间拓展奠定基础。

金融“活水”,降本增效。浈江区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畅通金融血脉。2024年一季度,全区共有20家工业企业享受先进制造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红利,加计抵减金额达1172.07万元,作为重点企业的韶冶切实受益,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多维协同优服务

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浈江区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区域核心竞争力,围绕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支持。

“保姆式”服务贯穿始终。 从项目审批、建设到生产经营,政府部门全程跟踪服务,建立高效沟通协调机制。例如,在韶冶铅火法精炼环保超洁净升级改造等关键环保项目上,生态环境部门主动服务、加快审批流程,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助力企业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降低。

基础设施配套先行。 政府投入并非仅限于企业自身,更着眼于完善整个产业园区的硬环境。专项债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属地政府解决的生活配套问题,共同构建了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产业社区,提升了区域吸引力。

安全环保协同共治。 政府不仅履行监管职责,更与企业形成安全环保治理合力。定期的联合检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共同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在环保治理上,政企目标一致,政府提供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企业积极投入改造,共同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助力韶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工信部“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重塑了传统工业区的绿色形象。

携手共建强产业

共绘集群发展“倍增蓝图”

浈江区深谙产业兴则区域兴,依托骨干企业优势,政企同心推动产业链条延伸、集群集聚,释放发展乘数效应。

“厂区变园区”改革破局: 政企联手推动“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以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为核心载体,打破体制机制束缚,盘活存量资源。政府积极引导和承接产业延伸,推动韶冶从单一冶炼基地向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三稀”金属高纯材料“两翼”拓展,打造华南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基地和百亿级科技园区。

延链补链激发动能: 政府精准施策,依托韶冶产业基础,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和补链延链。韶冶锌基新材料、稀散金属综合回收等项目的建成投产,成为全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直接印证了产业协同的倍增效应。政府通过“锻造产业集群‘钢筋铁骨’”的策略,以韶冶、国粤电力、比亚迪等链主企业为核心,着力构建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电力、先进装备制造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形成“重大项目牵引+龙头扩产+链式集聚”的良性生态。

创新协同提升能级: 支持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其与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化合作,在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研发等领域协同创新。政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攻克关键技术瓶颈(如“三稀”金属、锌基新材料等),开辟产业升级新赛道,共同推动区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迈进。

从破解发展瓶颈的精准施策,到优化服务的多维协同,再到共建产业集群的宏伟实践,浈江区与韶冶等企业的“双向奔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政企关系的典范。政府以政策为笔、服务为墨,企业以发展为基、创新为帆,双方勠力同心,在浈江之畔绘就了传统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壮丽画卷。中金岭南功能材料产业园的加速建设,正是这一协作模式结出的硕果。面向未来,浈江区将继续秉持“店小二”精神,深化政企协同,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续写更多互利共赢的“浈江故事”。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林绮赟 吴柯池

编辑 杨韬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