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有效防控蚊媒传染病等疫情,佛山市顺德区探索建立依靠村(居)民自治的长效机制。
7月26日,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镇(街道)指导各村(社区)将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内容纳入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居民“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
通知要求,各镇(街道)要结合当前实际,以提升环境卫生和疫情防控效果为目标,积极组织、宣传和发动群众。
各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要突出以下五方面内容——
突出全民参与,全体人员有责任维护本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全力开展以清除蚊虫孳生地和杀灭成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
突出疫情防控重点,做好屋内、屋外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及家庭防蚊灭蚊。
突出“门前三包”(包清洁、包消杀、包巡查)制度落实,确保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突出闲置地管理,加强闲置地块环境整治,强化闲置农房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环境卫生黑点。
突出做好公共区域卫生保洁,加大村居公园、村居公厕、公共道路等保洁频次,做好辖区内的河道、沟渠、村心塘保洁工作。
为确保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有效管用,通知强调,修订过程必须经过充分讨论和民主表决,条款要切合实际需求,凝聚集体共识,平衡自治活力与必要约束。
对违反环境卫生约定的行为,公约中应规定具体的约束措施,例如可与居民个人的福利待遇、评优评先资格等挂钩。
通知还要求,各镇(街道)需加强业务指导和宣传教育。修订完成后,各村(社区)需将新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报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备案。
在上述通知发布前,顺德已有村居率先行动,修订原有的《村规民约》,纳入疫情防控、整改违规占用公共区域种植等“硬条款”。
近期,北滘镇林头社区以100%的表决率通过关于疫情防控和清理公共空间杂物及微改造的两项表决,投入230万元资金,改善社区公共卫生环境。
伦教永丰村以100%的表决率全票通过《永丰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公约》,严禁村民侵占集体土地摆放水生植物、圈养家禽家畜,霸占土地需立即归还,由村集体统一规划为公共绿化或基础设施用地;公约还明确,村民需配合公共卫生事件响应,包括入户消杀、清空公共区域违规物品,主动落实防疫措施。
北滘镇桃村村近期也“升级”原有村规民约,以94%的表决率通过落实改善人居环境的五项措施,利用“整治+积分”双管齐下,引导群防群治,同时以96%的表决率通过桃村村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费用,投入50万资金,清理孳生地,加强消杀,进一步提升村内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水平。
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