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高炮……东莞各地灭蚊有妙招

东莞广播电视台综合  2025-08-03 06:30

为进一步加强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全面彻底清除积存垃圾、积水容器及蚊媒孳生地,东莞各镇街(园区)积极响应东莞市统一灭蚊行动,全面部署,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运用无人机等手段排查隐秘积水点,引入高炮雾化打药机等,对蚊虫易孳生区域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与巡查,全力降低蚊媒密度,筑牢虫媒传染病防控防线。

松山湖

启动大规模“空中灭蚊”行动

8月1日,松山湖开展第二轮统一灭蚊行动,13台大型灭蚊无人机在松山湖通湖礼廊成功起飞,前往园区核心区及生态园各处闲置地块展开大规模灭蚊作业。

这是松山湖首次大规模应用无人机科技手段进行蚊虫消杀,实现“空中+地面”立体式作业,大幅提升防控效率。

无人机喷洒灭蚊药剂的过程高效且精准,能够快速覆盖园区内闲置地块各个角落,避免传统人工操作的局限性。

据了解,这些无人机日均作业面积可达200亩,显著提高灭蚊作业效率,能自动调整飞行高度,覆盖传统人工喷洒药物无法到达的盲区,确保消杀到位。

松山湖城管分局表示,当天13台无人机持续开展闲置地块全域消杀,覆盖面积约1000亩,进一步巩固园区蚊媒防控工作。

大朗

无人机“扫楼” 精准防控

大朗镇求富路社区创新采用“科技+人工”立体排查模式,深入排查楼顶等积水盲区,蚊子“老巢”无处遁形,清理效率大幅提高。

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展开低空巡查,对居民楼屋顶、建筑工地、高空平台、隐蔽角落等人工难以触及的区域进行细致扫描,精准锁定隐蔽积水点,包括屋顶水池、临时堆放容器等。求富路社区工作人员陈照光表示:“通过无人机可以排查出平时工作人员排查不到的地方,不留死角。”

对发现的隐蔽积水点,工作人员迅速上门入户清理积水,并现场对住户进行虫媒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科普,提醒他们要及时清理家中的闲置容器、翻盆倒罐、清理积水。

虎门

“天眼”扫隐患 科技赋能精准防蚊

连日来,虎门镇卫健局联合各社区使用无人机开展蚊虫孳生地监测工作,为防蚊灭蚊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在龙眼社区,工作人员运用无人机高空多角度拍摄技术,快速识别居民楼屋顶、高空平台、建筑工地等区域的积水情况,精准定位屋顶水池、临时堆放容器等隐蔽积水点。

监测工作采用“无人机监测+入户清理”的方式,精准锁定“隐形蚊患”,破解排查过程中“高处难达、隐患难寻”的痛点。接下来,虎门镇卫健局将定期联合社区开展无人机监测及入户清理工作,并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行动。

高埗

“高炮”+无人机 灭蚊“神器”“火力全开”

高埗运用高炮雾化打药机与无人机等“神器”,对蚊虫易孳生区域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与巡查。

在高埗文化广场,车载式高炮雾化打药机发出低沉轰鸣,乳白色药雾喷向茂密的榕树群和绿化带。操作员欧国军不断调整喷射方向,精准喷洒抑制蚊卵的缓释药剂。“车载式高炮雾化打药机适应广场、绿化带等多种场景。喷洒的是一种广谱型的杀虫剂,灭蚊效果显著。”欧国军介绍,车载式高炮雾化打药机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上7:00-9:00,下午4:00-7:00,每次作业药效可持续5-7天,可有效降低蚊媒密度。

在车载式高炮雾化打药机作业的同时,高埗城管分局的工作人员同步在高埗村用无人机进行巡查。无人机从城管驿站起飞,在空中俯瞰式扫描,精准、快速锁定楼顶积水容器、废弃杂物堆积等蚊虫孳生地,一旦发现相关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核查清理。高埗城管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无人机巡查可有效消除自建房楼顶、高层建筑、大型厂房屋顶等人工巡查盲区,大幅提升了巡查的效率及覆盖面。

来源:东莞广播电视台综合

编辑 黎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