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革新与消费模式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新零售产业迎来数智驱动、场景牵引、项目导向融合发展的新时代。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赵明凤日前接受采访表示,目前学院正在推动开展“数智—场景—项目”三元融合的新零售人才培养路径,从实践逻辑上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
江职经济管理学院正推动开展“数智—场景—项目”三元融合的新零售人才培养路径,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江职宣供图
江职经济管理学院正推动开展“数智—场景—项目”三元融合的新零售人才培养路径,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江职宣供图
“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新零售产业广泛应用,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职业院校应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产业智能化转型为导向,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从‘岗位适应’转向‘岗位引领’。”赵明凤指出,随着数字经济、智能技术的全面渗透,新零售企业运营模式与用人标准正在重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数智导向、场景驱动、项目落实”的综合能力要求。
为此,她提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应构建起“数据认知—智能操作—价值创造”能力进阶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数字洞察、算法应用及平台操作等关键能力,力求填补新零售领域智能运营与数字管理人才的缺口。
“我们深知,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做中学、学中做’,场景不仅是教学的承载环境,更是能力生成的关键支点。”因此,赵明凤提出,借助虚拟仿真系统、行业实训基地、企业实景项目等,构建多维互动的教学场域,例如利用AI工具模拟客户服务场景、设计个性化推荐算法、构建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实现学生在“实中学”“研中创”的“知识—能力—素养”同步生成。
江职探索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实景项目中实现“实中学”“研中创”的能力培养。江职宣供图
江职探索项目导向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企业实景项目中实现“实中学”“研中创”的能力培养。江职宣供图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则更能培养学生的跨领域技能迁移与解决问题能力。从教学实践角度,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专任教师吕淑芳认为,项目教学要紧扣行业痛点与技术瓶颈,设置任务驱动、成果导向、协作完成的真实项目,如数字店铺搭建、客户数据分析、直播运营策划等,推动学生在任务执行中形成专业思维、团队意识与创新能力。
“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托区域资源,构建服务地方产业的融合品牌,精准对接地方新零售产业需求。例如,依托区域龙头企业构建数字营销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数字供应链+直播电商’一体化产业学院,推动项目共建、课程共研、人才共育。”吕淑芳进一步补充。
赵明凤表示,此外学院还在课程设置上推进“通用素养—专业能力—创新实践”三层递进的教学体系——基础课程聚焦大数据、AI工具、信息技术等通用能力,中层课程围绕电商平台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直播营销等岗位技能展开,顶层课程通过“项目群”形式整合实施,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赵明凤还推动经济管理学院构建起覆盖数智素养、项目管理、创新能力等多维度的综合测评体系,教学数据平台助力过程性评价与动态反馈,同时引入企业导师、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力量,学生在真实项目中接受“赛训一体化”检验,人才培养与行业实践契合度不断提高。
“未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数智—场景—项目’融合育人模式,为新零售产业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全方位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与品牌认同,为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赵明凤说。
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 江职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