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开通后,很多国外客户一下飞机,就直奔我们的中山基地验厂,40分钟就到了,非常方便!”近日,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洲明科技”)总经办负责人廖广南频繁往返深中之间,有时是陪同客户验厂提货,有时是视察生产线运行情况。
驶出南中高速民众出口,车行数分钟,一座凝脂色的现代化工业建筑群跃入眼帘——这里便是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下称“中山智造基地”)。这座坐落在深中合作创新区的现代化园区,占地约195.7亩,不仅是洲明科技LED照明业务的全球总部,更是其LED光显智造基地。
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
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
2024年9月份,中山智造基地建成投产,标志着洲明科技全球智造体系布局初步完成。深中通道通车的这一年,也是中山基地产能加速提升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已经接到了不少国内国际的大订单。‘十五运’期间,大湾区十几所比赛场馆的照明产品,都是来自中山基地。”廖广南说。
照明配套齐全,打开产能增长空间
走进中山智造基地智能化车间里,LED专业照明系列产品在精密产线中流转如星,机械臂以精确的节奏灵活舞动,前来拜访的外国客户总是忍不住称赞:“中国智造,真的很厉害!”
作为业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LED显示与照明双产线、复合增长率近30%的企业,洲明科技面临着产能扩张的迫切需求。然而,深圳日益攀升的土地成本与有限的发展空间,成为制约其产能提升的瓶颈。“深圳研发+中山制造”的产业模式,为企业打开了发展新空间。
为什么选择中山?毗邻深圳的区位优势以及成熟的产业链是关键。“中山是全球灯饰及LED照明产业集群基地,从芯片封装到驱动电源,半小时车程内就能配齐所有零部件,这与我们的LED照明业务高度契合。”廖广南说。
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所处的深中合作创新区。
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所处的深中合作创新区。
“以前从深圳运原材料到中山,走虎门大桥要3小时,现在走深中通道只需40分钟,运输成本降了25%。” 廖广南指着车间里的自动化生产线说,现在人员往来也更方便了——深圳研发团队每周至少2次来中山调试设备,早上8点从深圳前海出发,9点半就能到车间,下午就能带着优化方案返回。
深中一体化,不止步于缩短通勤时间,更是两地通过产业共谋与创新共振,共绘产业价值链跃升版图的过程。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跨过珠江口,在中山投资设厂。在中山基地周边10公里范围内,LED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50家,从原材料到终端应用,形成了完整的“朋友圈”,可以说“出门即是供应链”。
廖广南介绍,投产以来,中山智造基地数字化水平、信息化管理能力、协同制造效率实现全新升级,产能迅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洲明科技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通宵达旦出货,今年预期产值创新高
“今年许多重大赛事活动的订单都由中山智造基地生产,高峰期时这里基本都是通宵达旦出货,立体车库灯火通明,物流通道车水马龙。”
一边说着,廖广南脚步匆匆走进会议室,准备召开十五运产品团队的专项小组会议。虽然此前洲明科技有多次承接大型国际体育场馆照明项目的经验,但这一次,团队仍然不敢有丝毫马虎。
廖广南介绍,公司会根据场馆的特点做一些特别的研发,开辟专门的产线,抽调“精兵强将”来保障十五运智能照明产品的供应。
传统的体育照明系统往往采用固定亮度的灯光,无论环境光线如何变化,灯光始终以最大功率运行,这不仅浪费能源,还增加了运营成本。而洲明科技的智能照明系统通过自动调节亮度和分区控制,能够显著降低能耗。
目前,洲明中山智造基地内有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涵盖LED专业照明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展示等业务。其下线的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比传统的照明产品节能率高50%以上。
在廖广南看来,中山基地发展提速,离不开中山的“保姆式”服务。
“从提交资料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只用了24小时!”廖广南对火炬工业集团的服务印象深刻。2023年2月,在获得施工许可当天,中山基地立即启动打桩建设,刷新重大产业项目审批新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火炬工业集团民众服务中心距离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仅数公里。该中心汇聚招商引资、科创服务、项目建设、企业统计、安全监督等职能部门的骨干力量,确保企业诉求能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
在项目建设现场,火炬工业集团的服务团队几乎每周都要来现场办公。“中山各级政府对我们项目都非常支持,他们协助我们解决了厂房建设、内部装修、工地排水、项目验收、增设公交站点等问题,这样的服务让我们倍感暖心。”廖广南说。
下半年通常是LED行业出货旺季,对产能需求将显著增加。2025年,中山基地的产值有望再创新高。
建设共享工厂,探索光显应用新场景
作为行业内首个“照明+显示”共享工厂,中山基地对洲明科技而言,不仅是产能的提升,更是对未来光显应用新空间的探索。
在数字时代,光显一体化加速,尤其在场景化、健康智能等应用中,其协同效应将创造前所未有的效率。聚焦LED显示行业前沿技术,洲明科技一直致力于一个目标:以AI赋能“光显”融合发展,为大众营造更专业、沉浸的场景体验。中山基地的建造,正是为这个愿景“保驾护航”。
洲明科技林洺锋董事长表示,通过“数字化制造”和“工业4.0”升级,中山基地在“单位人工产出量” “智造柔性化和弹性化” “低碳节能绿色智造”等方面实现大跨越式的提升。整个基地数字化水平、信息化管理能力、协同制造效率实现全新升级。
“智造”赋能之下,洲明科技接连推出了多款前沿产品。例如,十五运期间,洲明科技为中山兴中体育场提供行业首款SMD万级户外高亮屏--星耀系列Usurface,即使在强光照射下,依然实现精准色彩还原,且具备防尘、防水、防静电性能,能极大提升赛事观众的观看体验。
在LED光显领域市场,洲明科技已创造了多个“第一”,包括LED显示屏销售额及出货面积位居行业第一、世界第一;在租赁类显示屏市场份额全球第一,XR虚拟拍摄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
海外市场方面,洲明科技在美洲、欧洲、中东、东南亚、非洲等都有均衡布局,并研发制造了适合当地客户需求的产品。
从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沉浸式舞台,到阿黛尔演唱会创吉尼斯纪录的220米曲面巨幕;从北京冬奥会冰雪地砖屏的梦幻场景,到连续六届奥运会的“常驻嘉宾”,洲明科技的产品屡屡在国内国际的大“舞台”放光彩。
洲明科技为巴黎奥运会提供LED智造显示屏。
洲明科技为巴黎奥运会提供LED智造显示屏。
“中国制造的LED显示屏产品已经占据了世界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海外客户非常依赖中国生产的LED产品。我认为是因为产品更具优势:一方面是创新速度更快,另一方面是产品更加稳定可靠。”廖广南说。
全球市场持续的成长是行业机遇,也是挑战。因为“新需求”往往伴随“新技术、新场景”。即只有创新才能满足未来,将潜能变成市场。
人工智能浪潮下,洲明科技重点关注LED+AI技术的发展,并在沉浸式演唱会、数字展陈、新商业、新零售等场景深化光显解决方案,推动数字化场景的服务能力。
熄屏时,屏幕与大理石墙面、建材木纹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点亮瞬间,屏幕化为4K高清画面,播放自然风光视频。这款Unatural纹理屏就是洲明科技全新的LED显示屏类产品。
廖广南认为,这一创新设计将LED显示屏的应用场景扩展至装饰建材市场,赋予家居、酒店、零售空间等场景新的生命与活力,有望打开C端市场的巨大潜力。
根据TrendForce预测数据,全球LED照明市场2023-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026 年全球 LED 照明市场规模将达到 739 亿美元。
在廖广南看来,中山智造基地的建设,不仅是洲明科技的一次重大跨越,也是中国LED产业乃至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
“深圳研发+中山制造帮我们打开了光显融合的市场。中山基地全面提升了洲明的研发创新能力、生态聚链能力、合作赋能能力,将助力公司在未来的数字化浪潮中引领‘LED+AI’新变局。”廖广南说。
【观察】
一道“智造”之光照亮深中产业协作前景
深中通道“一桥飞架”,LED光显示龙头企业在中山扎根,开启一段以“光”为纽带的产业协奏曲。
洲明中山智造基地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洲明科技全球化智造布局初步完成,深圳福永总部、深圳坪山智造基地、中山智造基地、惠州大亚湾智造基地,共同构成了洲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撑点,为洲明科技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圳芯”融合“中山造”,不只是产能转移,也是技术外溢与供应链重塑的契机,为中山本土产业链注入“创新基因”,推动区域从配套型制造向创新策源型制造迈进一个台阶。
目前,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全面引入人机智能交互、自动化物流仓储、工艺仿真优化技术,既提升了效率,也在“单位人工产出” “智造柔性化” “绿色低碳化”等方面实现制造业升维。
一座“照明与显示共享工厂”,更是直指未来产业的形态革命。“照明”与“显示”渐成一体,助力洲明科技打造智能光显融合下的沉浸式体验。这个崭新的智造、研发和生态共生平台,将推动洲明光显产业链的持续升级。
当深圳的创新引擎持续轰鸣,中山为代表的珠江西岸以其扎实的制造积淀与主动服务承接力为支撑,加快承接来自珠江西岸的创新资源。主动拥抱融合,勇敢定义创新,相信一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在深中一体化的浪潮中打破天花板,赢得新未来。
【数读】
2024年,深中合作创新区重点推动9个公基建项目实施建设工作,重点推进产业项目40个,加速实现“空间重构”与“产业提质”。
2024年,火炬高新区招引光电信息项目22个,投资额超70亿元。
2024年,火炬高新区“湾区光谷”光电信息集群实现产值超670亿元,同比增长近15%,产业链条韧性和竞争力越发加强。
截至目前,中山“工改”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近5万亩,共同规划建设66平方公里的深中经济合作区,深入推动深中产业一体化。
点击进入专题>>>投资中山 共赢未来
采写:南方+记者 杨慧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