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月,广州办了一场家政技能人才高光盛会

作者 洪钰敏 2025-06-28 06:31
02:57

广州技能人才高光时刻!这场盛会属于新时代家政人

在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技能竞赛现场,育婴员赛项选手冯肖雯凝神屏息——8分钟内,她需完成婴幼儿意外骨折处理、更换尿不湿和科学饮水指导三项任务;家政服务员选手每一个动作精准如刻度裁切;健康照护师于细微处尽显专业素养……

这里是广州家政行业技能精英的璀璨舞台,精湛技艺与温情关怀在此刻交织碰撞,诠释着新时代家政人的专业高度与职业荣光。

6月28日,历时两个多月的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技能竞赛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落下帷幕。

广州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参加初赛和决赛选手总人数超600人,创历届之最。经过理论、实操与临场应变的层层考验,百名家政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提质增效的鲜活注脚与闪亮标杆。

走到第六个年头,大赛不仅为技能精英铺设了星光大道,更以其前瞻设计与坚实保障,影响着家政人才的培养、市场需求的满足以及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一场回应时代脉搏的赛事

在保育师赛区的操作台前,新秀组选手李婷(化名)边操作边讲解骨折固定技巧:“智慧保育环节要求通过平板连线医生远程指导,这让我必须掌握数字化沟通能力。”——这一幕,正是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竞赛保育师赛项现场的全新图景。

本届竞赛最醒目的突破,当属首设“保育师”赛项。

大赛保育师赛项裁判长程婷表示,保育师赛项,无论是国赛还是省赛尚未设立此项目,广州率先破冰是因为市场刚需与理念升级的双重驱动。

当前,广东普惠幼儿园覆盖率2025年需达85%,专业保育师缺口超10万人;同时2023年大湾区调研显示岗位需求年增23%,但持证人员仅占市场31%。

“设立该赛项就是为了打造一支覆盖范围更广、专业技能更强的保育师队伍,广州在这方面正走在全国前列。”程婷介绍,此次保育师赛项创新性融合0~6岁婴幼儿照顾与早期学习,以“理论+实操+应急+科技”四维考核体系,为行业树立了科学保育新标杆。

在人才发掘机制上,竞赛实现了选拔模式的“三级跳”。从最初单位推荐,到去年由区人社统一遴选,今年则升级为“点对点”精准发动,广州市人社、民政、妇联、卫健部门对口六大赛项,联合筛选人才。

这一变革成效斐然。以育婴员项目为例,花都区、白云区联合多家托育机构举办育婴员选拔赛,最终推荐市赛人数远超往年企业推荐模式,同时,获奖选手代表“区队”出战,荣誉感与使命感也显著增强。

此次大赛参赛选手结构更呈现年轻化、专业化、性别多元的亮色。数据显示,选手结构变化喜人,五年间45周岁以下的选手从占比80%上升到占比90%,选手接受高等以上教育的比例48.5%上升到68.46%。

广州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参赛选手普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且基础知识扎实,充分展现了广州家政服务队伍日益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良好趋势。

养老护理员赛项参赛选手吴汉华作为男生代表直言:“男性在托育机构管理岗占比已达35%,我们的体力优势和危机处理能力深受认可。”

精彩赛事背后,是组委会科学严谨的支撑体系。技术指导单位广州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以下简称“市职建中心”)牵头组建20人命题专家团队与85人裁判团队,确保考核内容既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又融入行业前沿需求。

以保育师项目为例,命题组紧扣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历经四轮优化打磨,市职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赛题设计突显立体化评价趋势,纵向立足项目技能基石,引入育人导向目标,横向拓展行业发展新场景新需求

“我们想方设法通过多维角度评价选手综合素养,培养能精准匹配行业发展和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技能人才,同时引导行业进行标准和品质双升级。”负责人说。

当下,南粤家政的匠心之火,正以创新的赛制和专业的筹办为薪,以首创保育师赛项的魄力、“点对点”机制的精准,照亮行业提质扩容的未来通途。

一场竞技场上的家政革命

大赛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广州家政业从“劳力型”向“匠心型”跃迁的生动缩影。

六年赛事深耕,铸就人才“强引擎”。竞赛构建起“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的闭环机制,为从业者铺设清晰进阶路径。

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获奖选手直通省赛集训队,优胜者纳入“羊城工匠”培育计划,享受定制化培养与政策扶持。新秀组与工匠组优胜者更可获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打通职业发展通道。

广州市家庭服务联合会执行会长王晶晶指出,大赛推动行业从“低学历流动工”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型,六年耕耘使从业人员平均薪资显著增长,年轻化、高学历化趋势明显。

冯肖雯的成长轨迹恰是例证。从一线育婴师到管理14人团队的园长,竞赛成为其技能淬炼与价值认同的双重基石。

直面市场痛点,疏通供需“堰塞湖”。在养老护理员赛区,21岁的吴汉华和49岁的资深护理员陈姐(化名)同台切磋,折射出广州破解养老护工荒的破题之道。

当下,面对依然严峻的养老护理员总量缺口,竞赛构建起“新秀-工匠-师资”三级人才梯队。养老护理员赛项裁判长刘利波介绍,工匠组严卡“1年一线经验”门槛,确保选手带着真实案例而来;新秀组吸引17名学生加入,其中00后占比达58%。

市核养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赛事联动全市262家养老机构,累计输送502名实战型人才。

“现在家属不仅要求基础护理,更关注老人心理需求和文娱活动,”参赛选手卢敏(化名)表示,这种转变被具象化为赛题创新,选手需融合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技术,完成定制化“精神慰藉方案”。

正如王晶晶所强调:“竞赛主动引导行业适应新时代需求”,使人才培养与市场脉搏同频共振。

赛事更以创新为矛,开辟行业“新航向”。本届竞赛内容持续升级,引入智慧保育、适老化改造等前沿模块。

在保育师考核中,选手需利用平板电脑连线儿科医生远程指导急救;养老护理赛项则融入“银发经济”场景化评估。王晶晶指出,这些设计推动家政服务“从基础劳务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冯肖雯同样深切感受到科技赋能趋势:“智能设备记录儿童状态并同步家长,这种模式已在行业落地生根。”

竞赛由此超越技术擂台,成为业态升级的孵化器——获奖选手的创新方案被推广为行业标准,破解服务规范化痛点。

这场持续六年的匠心接力,早已超越奖牌的角逐,从填补10万保育师缺口,到智慧养老的前沿探索,羊城家政人正以技能为刃,劈开供需错配的荆棘,铺设一条通向“中国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的康庄之路。

首创保育师赛项,广州为科学托育树标杆

——专访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技能竞赛保育师赛项裁判长程婷

6月21日,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现场,首设的保育师赛项引发热议,广州为何敢为人先?赛事设计如何引领行业变革?从业三十年的赛项裁判长程婷,解读背后的深意。

南方日报:广州在全国率先设立保育师赛项,这背后有哪些考量?

程婷:这是回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广东省“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2025年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专业保育师缺口已超10万人。市场调研更显示大湾区保育岗位需求年增23%,但持证人员仅占31%。更深层的是育儿理念的革命——家长不再满足于“看好孩子”,更要求抓住发育敏感期科学启蒙。这关乎为国家培育身心健全的未来栋梁,保育师肩上的担子比任何时候都重。

南方日报:我们看到选手通过平板远程医疗急救,这种创新设计是否过于超前?

程婷:智慧保育正是本届赛事的关键突破。特别要求参赛选手通过平板连线儿科医生远程协作急救,这源于托幼机构已普及的智慧平台实践,新时代保育师必须掌握数字化沟通能力,这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南方日报:首届赛事无先例可循,如何确保专业权威?

程婷:我们由20名职业院校教授与托幼专家组成的命题组,紧扣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四轮试题优化。决赛更设置30%临场变动题,考验选手应变能力。为确保公平,裁判经集中校准培训,对关键得分点达成共识。比如骨折固定时15度角度偏差是否扣分,所有裁判尺度统一。

南方日报:现场00后选手表现令人惊艳,他们如何与传统保育人竞争?

程婷:这些孩子正在重写行业基因。新秀组17名18~20岁学生展现超龄的专业素养,包括制作玩教具融入动漫元素吸引幼儿,用短视频向家长演示早教方法,骨折急救时全程专业解说。数据显示本次68名选手中90%在4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达68.46%。

南方日报:一块奖牌真能改变职业轨迹吗?

程婷:这是实实在在的成长阶梯。新秀组与工匠组前50%选手直接获得高级保育师证书;一等奖得主纳入“羊城工匠”培育计划;所有获奖者的指导教练获颁金银铜牌教练证,成为职称评审关键砝码。

全市77名优秀家政服务员(家务服务员)选手

开展技艺大比拼

新秀组小将们屏息凝神,专注制作海鲜蘸料,每一滴酱汁都饱含匠心;旁边策划的金婚方案暖心爆棚,甜蜜氛围就快溢出屏幕;师资组老师们化身“空间魔法师”,旗袍熨得笔挺如新,厨房规划图画得行云流水,专业实力杠杠滴;现场锅铲翻飞、熨斗生辉,真实场景见真章。

6月6日至7日,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技能竞赛家政服务员(家务服务员)项目决赛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正式启动,全市77名优秀家政选手开展技艺大比拼,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家政从业人员风采熠熠生辉。

竞赛设立新秀组、师资组、工匠组三大组别,以“场景化考核”为核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重点考察选手在真实家政服务场景中的综合能力。

新秀组面向院校学生,考核海鲜蘸料制作、领带熨烫指导、绿植造型养护等基础技能,并需制定老年人金婚活动方案,体现人文关怀。师资组针对教学从业者,要求完成清蒸海鲜烹饪、旗袍熨烫收纳、老人房美化等任务,并设计厨房立面规划图,突出教学与实践结合能力。工匠组一线服务人员同台竞技,通过水果雕花、皮鞋保养、金鱼缸装饰等高难度项目,比拼精细化服务水平,并设计端午节宴会方案,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

本次参赛选手构成中,20岁以下年龄段占比14.3%,20至29岁年龄段占比20.8%,30至39岁年龄段占比24.7%,40岁以上选手占比达40.3%。与去年相比,选手结构呈现出新生代力量显著增长、经验丰富选手比例显著提升两大趋势。三代选手同场竞技、互相交流学习,生动展现行业人才结构日益完善、代际传承有序的良好生态。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能对决,更是一次行业风采的集中展示与未来方向的共同探索。正如相关领导在开幕仪式上对选手的勉励,“以匠心致初心、以交流促共进、以责任树标杆,在赛场中打磨每一处细节,在切磋中碰撞出多彩火花,在服务中传递职业温度,树立起属于羊城家政人的风采典范。”

相关链接:

一组海报看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技能竞赛

结果出炉!为广州优秀家政技能人才点赞

直击闭幕!广州市第六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技能竞赛成果丰硕

采写:南方+记者 洪钰敏

剪辑:程钰琳

摄影:实习生曹睿

设计:钟冠婷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广州市技师学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广州市家庭经济核对和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