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佛山专场)暨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禅城区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当地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为工业机器人提供关键支撑,多个载体入选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其正在建设高密度算力中心也为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拥抱“AI+机器人”浪潮,禅城筑巢引凤。此次禅城被授予“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禅城)”称号的佛山高新科技园(总部园)、广东省(佛山)软件园和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整合了29个载体,总规模达472万平方米,已引进超15个人工智能重点项目,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空间。
禅城多个载体入选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禅城多个载体入选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算力是推动AI发展的核心要素,被称为人工智能的“发动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 “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
抢抓制高点,禅城率先布局。去年引入了开普勒智能算力中心,规划建设算力机柜约3750个,将建成从技术到服务全方位超五星级标准的标杆算力中心。不久前,道氏技术与芯培森在南庄镇合资成立广东赫曦智算中心有限公司,打造全球首座专门用于进行原子级科学计算的规模化算力中心。未来,赫曦原子智算中心还将在全国多地布局,形成原子智算算力集群网络,支撑国家 “东数西算” 战略。
目前,禅城拥有8个高密度数据中心集群(含72000P超五星级算力中心),构筑起硬核的算力底座。
AI+机器人,传感器的作用至关重要,堪称智能时代的“神经末梢”。此次大会上,作为禅城科研平台代表,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展示了其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突破——“六维力传感器”。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展示了其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突破——“六维力传感器”。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展示了其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突破——“六维力传感器”。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该产品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多维度力感知、长寿命稳定运行等核心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高端精密加工设备等领域,为我国实现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提供关键支撑。
不仅如此,今年4月,在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牵头下,智能传感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分室在禅城启建,将围绕机器人和大健康两大应用场景,面向大湾区传感技术产业需求,推进智能传感材料的前沿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新风口,禅城也不甘人后。当地上市公司天安新材先后与优必选、墨现科技、他山科技和矩侨工业等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优势企业对接,以自身擅长的饰面材料为基础,正探索推进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的前瞻性研究与产品研发。
从载体空间到算力支撑,从核心零部件再到电子皮肤,AI+机器人的浪潮在佛山翻涌,禅城正乘风而起,蓄势待发。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