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雷岭荔枝品牌叫得响,多做点事情又算什么。”
8月初,在雷岭镇政府二楼,谈及雷岭荔枝产业变化,今年71岁的退休老教师陈永元面露喜色。他既种过荔枝,也当过20多年教师。在他内心,荔枝仍占据着重要位置。
实际上,在潮南区雷岭荔枝产业振兴路上,像陈永元这样的“跨界”老农人并不多见。雷岭这片热土,好山好水好生态,孕育着4.4万亩荔枝,近年来更是持续探索品牌化、产业化,推动荔枝产业逐步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当前的汕头,越来越多的人才向乡村汇聚,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建功立业,为乡村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种得好”更要“卖得俏”
7月底,雷岭荔枝季算是真正结束,夏日雨水滋润着空落落的荔枝树。然而,雷岭荔枝的故事还未结束,正吸引着更多正能量的人靠近。
“以前我自己种的荔枝卖过最高30块一斤,也卖过最低2块钱一斤的,都是桂味品种。”陈永元打开了话匣子。在退休之前,他曾种过20多亩桂味荔枝,过后当起了13年村干部、23年小学教师。
尽管从1992年当起了教师,他对全镇荔枝产业的发展仍保持关注。2015年,陈永元从教师岗位退休,他却时刻想着“退休不褪色”。
2021年3月,汕头市美荔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美荔景”)注册成立,在麻埔村建有300亩高标准果园,需要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果园。
汕头市美荔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雷岭镇麻埔村建有300亩高标准果园。南方+ 张伟炜 拍摄
汕头市美荔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雷岭镇麻埔村建有300亩高标准果园。南方+ 张伟炜 拍摄
“2022年8月,我受美荔景聘用,负责果园管理及技术指导,尽管累点,但心是快乐的。”凭借对荔枝种植的热情,陈永元很快把美荔景果园从初期的杂乱管理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在荔枝采摘季、嫁接时,他总是到果园里为工人作技术指导。
“只为能够种出高品质荔枝,让雷岭荔枝品牌越叫越响亮!”陈永元笑着说。
事实上,对雷岭人来说,荔枝不满足于“种得好”,更要“卖得俏”“附加值高”。从种植到销售再到品牌,近年来,雷岭镇延伸产业链、完善利益链,让产业发展更具韧性,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从雷岭镇农商银行居民储蓄账户的数据可以窥见:2023年5月至7月(荔枝销售旺季)账户总额增加990万元;2024年同期增加1286万元;2025年同期增加1308万元。2025年7月底,账户总额较2024年同期增加4371.2万元,同比增长7.2%。
生活有盼头,发展更有奔头。雷岭镇镇长连炼生表示,近年来,雷岭荔枝产业在生产端、销售端均有不错的突破,接下来应聚焦提升雷岭荔枝包装设计和IP打造,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荔枝结“硕果”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里,产业兴旺是关键“棋眼”。只有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所能、大显身手,才能让乡村人气进一步旺起来,发展脚步快起来。在雷岭,“跨界”新农人——美荔景总经理曾小颖便是这类人才。
穿搭简单、身形高瘦、戴着眼镜、谈吐斯文……这是曾小颖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曾在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从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于荔枝产业,他坦言自己是“门外汉”。
虽是“门外汉”,但一次机缘巧合,曾小颖把目光投向雷岭荔枝产业。2021年,他投资成立美荔景到雷岭这片热土,由其他人负责管理;2023年,曾小颖正式接手公司后,着重在管理理念、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革新。
短短几年内,曾小颖为果园配备了无人机、轨道机设备,可以极大提高荔枝喷药、采摘效率,还为水肥一体化环节配套了过滤器、电子阀、高压枪、蓄水池等新型设备设施;他还走访了省内其他荔枝产区共20多个果园,邀请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给予技术赋能,与汕尾“红灯笼”荔枝品牌专家开展肥药合作……通过多种尝试,就是为了引种高端品种、提高荔枝品质。
助力山区特产跨洋出海,品质是基础,关键在营销。
在今年广东农博会主题推介活动上,雷岭荔枝全新亮相。其中提及的“六个统一”模式、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农文旅IP等话题让人眼前一亮。这些提法与曾小颖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他表示,接下来将聚焦后端营销市场,重点提升荔枝品质,把雷岭荔枝高端品种做成市场的新宠。
■ 延伸
荔枝出深山,铺开致富路
上世纪60年代,雷岭荔枝品种以乌叶为主,当时的种植方式比较粗犷,产量低,全镇仅7个村子种了荔枝,面积也不广。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家每户都分到田地,一时掀起荔枝种植热潮。
1986年,雷岭引种桂味、妃子笑、糯米糍等品种;到1995年,村村都种起了荔枝,每逢收获季节,漫山遍野的红色果实与村民的笑脸交织成一幅生动图景。2005年,经检验检疫合格的雷岭荔枝首次以“绿色农产品”身份出口到美国,实现了跨出国门的“梦想”。
近年来,雷岭凭借4.4万亩的荔枝种植基地不断聚人气、增财气。经过多年耕耘,雷岭荔枝拥有两张闪亮名片——“雷岭荔枝”和“雷岭乌叶荔枝”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及“粤字号”品牌名录。
雷岭荔枝。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雷岭荔枝。 南方+ 张伟炜 拍摄
如今,以荔促旅、以旅兴荔,晚熟的雷岭荔枝正以“小切口”推动雷岭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雷岭特色的农业产业现代化之路。未来,雷岭这片热土必将继续书写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采写/摄影: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