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区退休名师赴兴宁坭陂开展教育帮扶,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作者 张柳青 2025-05-14 19:30

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火热实践中,广州市天河区充分发挥银发人才“传帮带”作用,激活教育帮扶新动能。近日,天河区委老干部局组织退休名师黄小林赴兴宁市坭陂中学开展高考备考专项指导,以“党建+教育帮扶”模式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力量。

作为天河区教育系统老党员代表,天河中学原党委书记黄小林深入践行“银发先锋”使命,在坭陂中学开展为期三天的“课堂示范+专题讲座”立体化帮扶。通过巡查早读晚修、旁听高三课程,精准把脉教学症结;面向师生开设《如何把高三学生变成考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专题辅导,既传授“错题分析三步法”“考点趋势预判”等实战技巧,更以“奋斗者”的成长故事厚植理想信念,在高考冲刺关键期为300余名师生注入精神动力。

“黄书记的精细化班级管理模式,破解了乡村学校家校协同育人的难题。”坭陂中学高三班主任刘老师感慨。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师德讲座中,黄小林结合40年从教经历,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帮扶的根与魂”,提出“教研能力提升计划”和“师德师风建设清单”,为打造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提供天河经验。

这位扎根乡村教育的银发名师,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本色。2019年退休后,黄小林婉拒民办学校百万年薪邀约,主动请缨赴贵州纳雍五中支教,仅一年便助推该校本科上线率提升26个百分点,事迹被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教育帮扶不是‘输血’而是‘造血’,要帮助乡村教师成长为永不撤离的‘带不走的名师’。”黄小林的话道出了天河区教育帮扶的深层逻辑。

据悉,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纵深推进之际,天河区委老干部局与驻镇帮扶工作队精准对接教育帮扶需求,创新构建“银龄智库+乡村教育”赋能机制。通过组织黄小林等退休名师开展“靶向送教”,将天河区深耕多年的精细化教学管理、新高考备考策略等经验输送至坭陂中学,既为乡村师生破解“临考焦虑”“家校协同”等现实难题,更以教育理念更新推动城乡教育结对帮扶从“单向输血”向“双向赋能”升级。工作队负责人表示,将深化“党建+银发人才”协作模式,通过建立名师资源库、构建“云端教研”平台、打造教育帮扶共同体等长效化机制,持续为坭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天河智慧与湾区力量。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驻兴宁市坭陂镇帮扶工作队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