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会首日,看梅州展馆如何圈粉

作者 刘明心 2025-05-22 21:36

00:39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深圳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梅州展馆以充满客家元素的展馆设计和丰富多彩的农文旅产品亮相深圳文博会,展示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本届梅州展馆以“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为主题,共组织了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35家展商、1000多件展品,涵盖客家非遗、客家文创、客家手信、足球文创、农林产品、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出客家传统与当代时尚的融合之美。

刘明心 摄

刘明心 摄

传统风格+现代设计

梅州展馆尽显客家风韵

走进文博会的“农文旅助力‘百千万工程’文化‘双创’——北部康养休闲旅游专区”,来到客韵悠长的梅州展馆,可以看到展馆设计极具客家特色,巧妙融入了客家传统建筑元素,飞檐翘角古朴雅致,圆形构架的设计凸显了客家土楼的特色,仿佛将一座浓缩版的客家传统建筑搬到了现场。

刘明心 摄

刘明心 摄

“在展馆设计上,我们融合了客家元素与现代科技。”梅州展馆工作人员林毅指着馆内装饰说,“这些挂墙灯箱可以展示梅州的景点、民宿等,让观众一眼就能领略到梅州的独特魅力。”

“看到家乡的展馆和展品这么精美,家乡的同胞这么努力,我非常感动。”在深圳工作了30多年的梅州梅县人谢广章在梅州展馆的展品前注视良久,他告诉记者,去年文博会他特意寻找梅州展馆却未能如愿,“今年一进场馆,我就顺着‘东山书院’的标识顺利找到了梅州馆。”

非遗剧目+舞台展演

精彩节目“叫座”又“叫好”

梅州展馆的内部空间布局同样别具匠心,展演区、展示区、洽谈区合理划分,特别是舞台展演区,广东汉剧、客家山歌、五华提线木偶等客家非遗剧目轮番演出,吸引现场观众一睹客家非遗风采。

刘明心 摄

刘明心 摄

由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演员邓碧霞、古钰霖带来的客家山歌对唱《喜事好运滚滚来》,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演员曾洁乐、张敏、彭嘉圣带来的《扈家庄》《盘夫》,以及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演员陈思婷、陈梓烽、卢文栋带来的提线木偶表演《木偶书法》《钟馗醉酒》等节目,以独具风格的艺术魅力和客家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一场近距离的非遗体验。

刘明心 摄

刘明心 摄

“这是第一次看广东汉剧,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客家文化,感觉非常有趣。”刚来深圳工作的“00后”青年刘艺对梅州展馆很感兴趣,表示想到梅州旅游,感受客家文化,“听说梅州还有埔寨火龙,柚子也很好吃,我想去实地体验!”

潮流文创+地方特产

丰富展品让梅州形象更加立体

在展示区,琳琅满目的文创精品和客家特色产品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挑选,一些参展企业还在现场直播带货,推销特色产品。版画、木雕、石雕、根雕以及青花瓷等各类陶瓷产品“客味”十足,在众多展品中耀眼夺目。嘉应学院林风眠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梅州非遗系列文创作品,兼具客家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理念,深受青少年参观者喜爱。

刘明心 摄

刘明心 摄

“梅州的木雕非常新颖,不仅工艺精美,设计上也很有创意。”版画手艺人孙小舒对梅州展馆中的木雕作品赞不绝口,“梅州木雕给了我更多创作灵感,希望今后能有合作机会。”

刘明心 摄

刘明心 摄

值得关注的还有独具梅州特色的农文旅产品,客家炒绿、长乐烧、丝苗米、柚子润喉糖等吸引了各地采购商的目光。来自江门的采购商冯金亮先生表示,在梅州馆买了很多东西,希望以后可以和梅州的企业合作。

刘明心 摄

刘明心 摄

本届深圳文博会为期5天,梅州展馆将持续为观众展示客家风采。通过此次展会,梅州不仅全方位展示了客家文化,更促进了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全力推进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南方+记者 刘明心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