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记者从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今年"五一"假期,韶关市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丰富文旅供给,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景区门票折扣优惠等30多项政策推动下,文旅市场稳步增长。据初步统计,5月1日至5日,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71.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实现旅游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33.9%;全市A级景区46个,实际开放43个,共接待游客68.9万人次。核心景区持续领跑,特色景区增幅显著,纳入监测的29个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21.9万人次, 县域旅游、夜间经济、农文旅融合等新业态展现蓬勃活力。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
重点景区焕发新生机
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韶关市推出景区门票5-8折优惠、住宿消费券发放等30多项促消费政策,形成"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效应。丹霞山景区通过创新营销累计接待游客13.9万人次,同比激增180%,单日最高接待量达4.6万人次。景区创新打造特色消费场景,让传统山水焕发时尚魅力,推出非遗展演、国潮文创、夜间派对等全天候主题活动,打造融合自然奇观与人文创意的文旅盛宴,5天揽客近14万人次。位于丹霞山脚下的瑶塘新村、断石村和青湖塘村等3个特色民宿聚集,成为“五一”各地游客度假的首选,夏富村、周田村等周边乡村民宿也陆续满房。
丹霞山景区停车场停满了游客的车辆。
丹霞山景区停车场停满了游客的车辆。
此外,云门山景区(含云门寺)、曹溪文化小镇(含南华寺)等重点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幅均超100%,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成效显著。
县域旅游强势崛起
过夜经济撬动产业升级
今年“五一”,游客出游半径显著扩大,过夜游客同比增长39.7%,5月1日-4日全市限上住宿企业平均开房率达70.25%,其中5月2日、3日,丹霞山、云门山等核心景区周边高端酒店和特色民宿入住率100%。
南雄市匹克球公开赛现场。
南雄市匹克球公开赛现场。
随着全域旅游纵深发展,县域旅游成为新增长极。茶乡新丰推出采茶体验+茶主题非遗互动,游客可参与千人煮茶品茶活动,茶旅融合项目带动周边民宿预订量翻倍。乳源瑶族自治县凭借瑶族婚俗、草地音乐会等沉浸式体验游玩项目,接待量同比增长100%。南雄市依托“村BA”篮球赛、足球赛、匹克球公开赛等体育赛事,配套参赛选手免费游玩泉水谷景区、参与篝火晚会等优惠措施,成为珠三角自驾游热门选择。乐昌市推出形式多样的旅游促消费优惠措施,多家重点酒店及精品民宿入住率持续100%。
瑶族非遗大巡游。钟华 摄
瑶族非遗大巡游。钟华 摄
年轻客群催生潮玩经济
夜间文旅体深度融合
面向Z世代消费需求,韶关创新打造"潮玩+文化"体验矩阵。全市举办150余场文旅体融合活动,吸引年轻群体占比达60%。孟洲坝夜市通过"美食+演艺+灯光秀"组合拳,日均接待1.2万人次,其中5月1日单日最高达2.2万人次。韶州公园音乐美食节吸引众多年轻群体,现场汇聚摇滚、民谣等多元曲风表演,还有儿童特色表演,充满青春活力,拉动夜间消费。
孟州坝夜市美食集市。
孟州坝夜市美食集市。
体育旅游成为新爆点,南雄匹克球公开赛首次在韶关地区举办,包括佛山、广州、深圳、河源、江西省上犹等地32支队伍参赛,吸引了外地游客约2万人次。
与此同时,一批新兴打卡目的地崛起。仁化宝能天街丹霞民俗小镇举办非遗表演+国潮市集,日均接待1.2万人次,门票免费优惠政策拉动周边餐饮消费增长60%。武江山蕉农旅文化园结合“五一”推出的“劳动记忆”沉浸体验项目,通过还原怀旧宿舍、设置农具体验区、开展集体劳动竞赛等方式,吸引游客奔涌而来。
仁化宝能天街丹霞民俗小镇举办非遗表演。
仁化宝能天街丹霞民俗小镇举办非遗表演。
从丹霞地貌到瑶乡风情,从历史古迹到现代潮玩,韶关正以"文化+科技+生态"的创新模式,构建起全域全时全景的旅游新格局。据韶关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五月,韶关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会场,还将举办博物馆之夜暨启动仪式、2025年大湾区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大会、文创研学荟、南粤鉴真文物公益咨询鉴定、张九龄主题展览、韶关历史主题展览、“5·18”博物馆淘“寳”节、博物馆主题游径首发团等一系列博物馆月系列活动,以及“5·19”旅游日系列活动、韶关龙舟邀请赛等重点赛事活动,加快推动文旅产业全面发展,力争第二季度文旅消费数据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梁杰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