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诞邂逅中医药文化节,丹灶为环两江先行区添彩

作者 林洛峰 2025-05-07 21:42

5月7日是农历四月初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岗社区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葛仙诞民俗活动在拥有800多年历史的仙岗古村盛大开幕。活动期间,“人文引领·本草薪传”2025年丹灶镇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同步开幕,这是丹灶先行先试,打造南海全区乃至佛山全市首个镇级中医药文化节。

今年这场以“传承非遗文化,乐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葛仙诞活动,与“人文引领·本草薪传”2025年丹灶镇首届中医药文化节深度融合,既延续了“丹灶葛洪炼丹传说”“龙舟说唱”等传统非遗文化,又以中医药为纽带,推广健康养生理念,彰显古村人文魅力。

当天,作为本届中医药文化节十大主题活动的两项内容,“仙岗十二味”美食品鉴会、南海区中医药夜市(丹灶专场)在仙岗举行。当晚还启动“两江曲韵·非遗薪传”丹灶镇名家传承基地展演活动暨2025年度仙岗“周末查笃撑”系列活动,为本次活动带来更丰富的游玩体验,让中医药文化更深入人心。

葛仙诞活动期间,“人文引领·本草薪传”2025年丹灶镇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同步开幕。林洛峰 摄

葛仙诞活动期间,“人文引领·本草薪传”2025年丹灶镇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同步开幕。林洛峰 摄

十大主题活动集中发布

中医药文化节连办3个月

中医药文化和健康养生理念贯穿整场系列活动,当天中午时分,葛仙祠内率先组织养生斋饭,社区居民、各地游客齐聚一堂,一边品尝斋饭,一边闲话家常,同时感受仙岗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图深发布本届丹灶镇中医药文化节的十大主题活动。  林洛峰 摄

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图深发布本届丹灶镇中医药文化节的十大主题活动。  林洛峰 摄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傍晚时分,“人文引领·本草薪传”2025年丹灶镇首届中医药文化节在守一艺术馆的古舞台上盛大启幕。现场由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图深发布本届丹灶镇中医药文化节的十大主题活动,涵盖“医、食、养、学、游”五大维度,惠及企业、社区、校园等多元群体。

中医药文化节为期三个月,当天,作为十大主题活动的仙岗“十二味”美食品鉴会、中医药夜市率先开展,还有“脊柱保健 欢乐‘企’航”中医药文化进企业、“艾回家”热敏灸服务进村入户、“氢·汤·young”产业青年节气养生汤课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人文医院建设行动方案暨人文品牌发布仪式、“岐黄传承,蔚然成风”中医药文化知识竞赛、“小药师天问百草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八段养生操,健康步步高”丹灶镇养生操比赛、“中西融合,医路同行”丹灶镇中医药文化交流会等题活动将在丹灶陆续铺开,覆盖镇域居民、职工、学生等不同社会群体,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活动,提升社会大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中医药文化在丹灶蔚然成风。

当日下午,在仙岗陈氏大宗祠内,“十二味”美食品鉴会精彩上演,来自丹灶镇内多家餐饮企业的代表同台切磋,将传统药食同源智慧融入美味佳肴,打造仙岗“十二味”特色中医药养生汤、点心、菜品等,现场评委、嘉宾、观众等共研共尝,用美食传递健康理念。在中医药文化节开幕式上,主办方为此次美食品鉴会的优胜单位颁发了奖项。此次竞赛,让“食药同源”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药膳融入日常饮食文化。

傍晚时分,在仙岗古村的水杉古道上,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夜市设摊迎客,市民游客不仅可以享受妇科、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内科等义诊服务,也能体验小儿推拿、温通刮痧、热敏灸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现场还设有中医药文化科普、中医药健康产品体验、健康科普、中医药企业(产业)展示等功能分区,带来中医药DIY、养生糕点制作、急救培训、大健康产品展示等项目,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排队体验。

南海区中医药夜市(丹灶专场)在仙岗举行,市民游客可以享受义诊服务,也能体验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林洛峰 摄

南海区中医药夜市(丹灶专场)在仙岗举行,市民游客可以享受义诊服务,也能体验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林洛峰 摄

当天晚上,葛仙祠提供葛洪养生宴;烧番塔广场专门安排乐队驻唱;在守一艺术馆,“两江曲韵·非遗薪传”丹灶镇名家传承基地展演活动暨2025年度仙岗“周末查笃撑”正式启动,更将本次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其中,龙舟说唱是丹灶的市级非遗项目,杨美花作为这项非遗项目的“守艺人”现场获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证书,守一艺术馆古舞台作为“杨美花非遗传承文化空间”正式揭牌,未来杨美花将以此为依托,开展各类非遗传承活动,广邀市民游客共赏“非遗+古村”的独特魅力。

2025年度仙岗“周末查笃撑”系列活动在仙岗守一艺术馆启动,现场表演龙舟说唱《茂叔送粥》。林洛峰 摄

2025年度仙岗“周末查笃撑”系列活动在仙岗守一艺术馆启动,现场表演龙舟说唱《茂叔送粥》。林洛峰 摄

随后,龙舟说唱《茂叔送粥》、粤曲独唱《贵妃醉酒》、折子戏《穆桂英招亲》等作品接连登台演出,在悠扬的旋律中,让一众戏迷过足瘾。

把握环两江先行区机遇

深耕中医药文化土壤

自古以来,南海便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年来,南海积极推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守一艺术馆古舞台作为“杨美花非遗传承文化空间”正式揭牌。林洛峰 摄

守一艺术馆古舞台作为“杨美花非遗传承文化空间”正式揭牌。林洛峰 摄

地处南海腹地的丹灶,中医药文化底蕴同样深厚。丹灶因东晋医药学家葛洪在此炼丹遗灶而得名,葛洪之妻鲍姑施灸流传久远。至今仙岗建有葛仙祠,“丹灶葛洪炼丹传说”入选佛山市级非遗项目名录。千百年来,丹灶还走出了五代行医的名中医罗广荫家族,中国最早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杜蔚文、杜明昭兄弟,中国最早引入阿司匹林的高星君,全国骨伤名医、原佛山中医院院长陈渭良,南海八院主治中医师李积土等名医大家。

岁序更替,如今的丹灶,中医药服务基础扎实,辖区群众对中医药接受度高。作为其中的代表,南海八院是南海区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培育单位,该院的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都是龙头科室,已成立吴山、查和萍、谢少龙3个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并开展中医传承师带徒。在去年12月,南海八院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还成功通过评审,被命名为“南海区科普教育基地(2025—2027)”。据统计,南海八院的中医饮片数量长期在南海区内镇街医院位居前列。此外,丹灶各个社区卫生站点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在中医药文化节开幕式上,主办方为“仙岗十二味”美食品鉴会的优胜单位颁发了奖项。  林洛峰 摄

在中医药文化节开幕式上,主办方为“仙岗十二味”美食品鉴会的优胜单位颁发了奖项。  林洛峰 摄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仙岗社区成为丹灶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确立了中草药文化主题,发布“仙岗十二味”本土中草药名片等,以“一村一品”充实其作为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的建设内涵。在全镇层面,丹灶举办了首届仙岗医药交流会,开启了“艾回家”热敏灸进村入户服务项目,助推了南海八院加入“南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培育队列,举办各类中医药科普活动超50场次等,“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群众基础日益牢固。

今年以来,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成为佛山上下的一件发展大事。丹灶作为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的一员,在今年发布了“人文科创 四脉一核”总体规划,重点打造人文四水脉和仙湖科创核,全面重塑区域价值。中医药文化既是人文四水脉中的重要文化内容,也是推动环两江先行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本届中医药文化节开幕仪式上,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叶纯坤从天时、地利、人和分享了对中医药发展的思考。首先是借天时之势,当前国家对发展中医药高度重视,佛山也先后被确立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和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丹灶乃至南海都要抢抓机遇;其次是因地利之机,南海有很好的中医药基础,丹灶地处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将能为打造特色中医药品牌项目、推动中医药文化与文旅融合等提供有力支撑;最后是聚人和之力,通过政府支持、卫健部门推动、群众参与,开展好大众喜爱的中医保健工作,包括要推进数智化热敏灸治未病社区建设。他也希望全区卫健系统、南海八院、社卫中心等要把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落到实处。

“传承和发展好中医药文化,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仪式上,丹灶镇副镇长黄永聪说,希望卫健部门助力南海八院全力争创“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引育一批名中医,为中医药文化传承提供专业力量;希望宣传文旅、经发、教育、工青妇等部门将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人文经济建设有机融合,打造“人文丹灶”的亮眼名片;希望各村居学习仙岗社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好经验,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绿美乡村建设、非遗传承等工作中一体推进,打造好中医药文化的社区传播品牌,共同谱写丹灶人文经济建设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

采写:南方+记者 林洛峰

通讯员 黄燕芬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