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下旬,荷兰中厨协会会长陈海群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南海的餐饮企业与行业座谈会上。这是他继2月参加南海侨领座谈会后,短短两个月内再次到访南海。
如果说第一次以侨领的身份到访南海,让他爱上了这座岭南文化名城,那么这一次再次造访南海他有着更明确的目标,希望把更多南海美味带到荷兰、带到欧洲去。
这是一次推动“南海菜”出海的全新探索,借助海外侨领资源,通过整合产业链,加强资源对接,南海正大力推动本土美食文化走出国门,撬动更大的全球市场。
侨领牵线:
从滋补品到“南海菜”
陈海群与南海的缘分始于今年2月的侨领座谈会。正是在那次会议上,他与广东泰升药业执行董事招益华一拍即合,仅用两个月便将滋补养生产品引入荷兰市场。这次合作让陈海群看到了“南海菜”出海的潜力:“在海外,中餐不仅要做好味道,还要讲好中国故事。”
4月21日,在“食汇南海 味连荷兰”对接交流会上,陈海群与南海餐饮界代表分享了海外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南海区餐饮业协会名誉会长吴荣开提出:“南海菜要走出去,必须打好文化牌。”而会长梁毅汉则呼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跳出区域性限制,助力企业抱团出海”。
陈海群有着多年海外餐饮从业经历,围绕如何帮助南海美食出海,他认为做好中餐味道、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只有先练好手艺,做出地道的中国味道,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美食文化故事。“推广南海菜不仅要靠美食本身,还需要搭建起一个能够讲述故事的平台,因为留住人的胃固然重要,但要留住人的心,则需要借助精彩的故事来实现。”
这一观点引发了现场共鸣,吴荣开表示:“南海菜有自己的风味和品质,我们需要挖掘背后的故事,让食客记住味道更记住文化。”
出海机遇:
海外认证与供应链整合是关键
那么要如何讲好“南海菜”故事,推广餐饮文化出海,尤其是面对海外严格的法律法规,怎样才能规避风险,乘风破浪?在4月25日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南海菜”出海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4月25日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南海菜”出海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4月25日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南海菜”出海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展开了深入交流。
面对欧美市场严苛的食品认证要求,如美国对生产设备每日拆卸清洗的硬性规定,以及欧洲对中国产肉类的出口限制,陈海群建议通过建立欧盟认证的集中生产基地来辐射多国市场,从而规避重复认证的困扰。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出海企业单打独斗导致的供应链分散问题,以及欧洲人工成本压力,座谈会现场创新性地提出了“联合产业园”的解决方案,考虑在荷兰或匈牙利设立集中生产基地,实现厂房共享、认证互通和优势互补。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欧洲市场对中国餐饮接受度的逐步提升,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陈海群特别强调要摒弃低价竞争策略,转而通过自媒体等新兴渠道强化品牌价值。
基于这些共识,双方已绘制出“南海菜”清晰的出海路线图:短期可由荷兰中厨协会牵头,推动花胶粥、广式点心等已获欧盟认证的产品试水超市和酒店渠道;中长期则着眼于共建海外生产基地,打造“南海菜”产业集群,同时为海外中餐厅提供专业培训支持。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政府加强引导,提供海外认证和法律咨询相关支持,由餐饮行业协会组织联合参展,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通过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为“南海菜”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侨务助力:
美食文化出海的“南海探索”
近年来,南海区大力弘扬本地美食文化,加快建设“粤点之都”,不断擦亮“南海菜”品牌。
去年以来,南海通过举办“五菜联动汇南海”文旅美食推广活动,通过联动全区名菜名店,以“美食+文旅”形式打造南海菜美食品牌,助力弘扬佛山十大传统文化。用五道菜式指代南海五家餐饮名店,分别是以西江鱼为代表的旺阁渔村,以老火汤为代表的猪肉婆,以翰林谭家菜为代表的随意院子,以潮式卤水为代表的物只卤鹅,以啤酒餐为代表的丽致汇。南海以五家名店引领美食文化发展,为消费者打造美食文化消费新地标,也为“南海菜”出海奠定了品牌基础。
陈海群后到了西樵旺阁渔村进行交流。
陈海群后到了西樵旺阁渔村进行交流。
荷兰中厨协会一行人的到访,既是一次寻求合作机遇之旅,也是一次美食文化交流之旅。在南海期间,陈海群先后到了西樵旺阁渔村、随意院子等本地美食名店进行交流,为南海的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陈海群(左)为谭家菜第五代传人谭忠厚颁发欧洲美食家协会荣誉主席证书。
陈海群(左)为谭家菜第五代传人谭忠厚颁发欧洲美食家协会荣誉主席证书。
4月30日晚,陈海群为谭家菜第五代传人谭忠厚颁发欧洲美食家协会荣誉主席证书,为日后深化合作搭建了沟通桥梁。
以美食为纽带、以侨领为桥梁,南海正加速融入全球餐饮市场,通过“南海菜”品牌战略的深化,让这道承载岭南文化精髓的“家味道”,成为世界感知中国美食文化的鲜活窗口,让南海美味飘香世界。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图片:南统宣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