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江农商银行成功拦截一起涉诈取现案。协助警方解开以“扶贫补贴”为幌子的新型诈骗套路。
一名70岁客户在办理一笔3万元柜面取现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其账户存在明显异常,原本仅接收困难补助和小额消费的账户,近期突然出现多笔异地大额进账,且资金到账后均被迅速通过柜台及ATM分次提取。
更可疑的是,该客户对资金来源解释含糊,微信中还存在“扶贫资金打款”群,疑受不法分子操纵。经与阳江市反诈中心联动调查,客户最终承认协助不法分子进行资金转移的事实。
得益于阳江农商银行的精准识别和快速反应,该客户未有资金损失,同时避免了“帮信”风险,转入的可疑资金也被全额拦截。
202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持续强化辖区金融行业反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群众资金财产安全保护,引领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作为,协助公安机关阻断电信网络诈骗资金转移链条,挽回大量人民群众资金财产损失,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主动开展劝阻拦截,网点人员反诈业务素养全面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指导全市银行机构持续加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反诈业务能力培训,在办理业务时要结合客户交易流水、行为举止及近期通报的典型诈骗手法等维度开展柜面审查,综合研判客户涉诈或受骗风险,迅速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做好解释沟通和情绪安抚,不断提升异常交易行为识别和拦截能力。
2025年1-3月,全市银行机构网点拦截异常开户38户,主动识别并向公安机关移交可疑涉诈线索147条,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11人次,挽回损失金额达58.31万元。
筑牢反诈安全防线,警银高效协作水平持续提升
针对“线上诈骗+线下取款”的新型犯罪手段,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指导银行机构快速响应公安机关对可疑取现线索排查需求,精准识别受骗对象,协助开展预警教育,及时挽回资金损失。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配合做好涉诈账户查询、止付和冻结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客户权益,辖内8家主要银行持续派员进驻市反诈中心现场办公,其他银行指定专人负责,快速处理涉诈账户查询、冻结和止付等工作,协助公安机关及时挽回受害人资金损失。
2025年1-3月,全市银行机构配合公安机关查询、止付和冻结账户8247户,涉及金额4182.83万元,协助返还涉诈资金59.61万元。
服务地方经济民生,制度、技防保障双重提升
为统筹推进优化账户服务和防控涉诈风险“两手抓”,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坚持“精确研判、精准治理”原则,确保反诈工作不偏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航线”。
完善制度建设,全市银行机构不断细化账户分级分类管理措施,设定合理的账户风险等级和非柜限额,以精细化管理提升账户服务质量。
依托技防支撑,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电信网络骗局,全市银行机构总结分析涉案银行卡及受害人交易行为特征,不断完善资金监测维度,精准识别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
2025年1-3月,全市银行机构依托监测模型事中识别、主动管控可疑交易217笔,涉及金额209.19万元,涉诈资金拦截成功率达7%。
金融行业“资金链”治理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一环。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分行将继续推动银行机构持续完善涉诈反制措施,同时加强跨部门协作,推动建立更加精准有效的金融反诈防控体系,为人民群众的资金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撰文:赵强
通讯员:杨雨潼 阮世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