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联动综合法律服务工作室正式启用。该工作室由区法院、西区街道办联合组建,配备园区法官、特邀调解员及联络员,集成纠纷调解、法律咨询、风险预警、法治宣讲等司法服务,实现涉企矛盾“前端预防、多元化解”。同时,工作室还创新推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通过设立网格联络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精准响应企业法律诉求。
在揭牌启用现场,大亚湾法院与西区街道办签署《协同工作备忘录》,明确工作室由法院牵头,整合法官、调解员、网格员等力量,建立问题收集、分流、处理台账,并针对频发纠纷开展走访调研和普法释法,凝聚“源头预防+多元解纷”长效合力。
“工作室是法治赋能‘制造业当家’的重要抓手。”大亚湾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程坤表示,要围绕高质量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目标,统筹法律服务资源,探索公共综合法律服务新模式,形成企业自治、行业自觉、地方统筹、部门配合的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格局。
大亚湾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伟东表示,法院将以工作室为平台,联合多方构建涉企纠纷源头预防机制,围绕项目落地到企业运营全周期提供司法保障,强化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民商事纠纷调处等重点环节,为园区发展注入司法动能。
“工作室的设立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具体实践。”惠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钟日红指出,工作室启用标志着司法服务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是护航千亿级产业集群、赋能实体经济的务实之举。他要求工作室发挥“触角前伸”优势,精准响应企业司法需求,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法治“定心丸”。
下一步,工作室还将通过法律资源前置、矛盾主动化解,为产业项目建设提供前端司法保障,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法治力量护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章婷
图片:大亚湾法院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