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密度决定发展高度,人才生态决定创新浓度。
在9月27日召开的2025年佛山企业家大会暨人才发展大会上,佛山市继续向外界释放重视企业家、人才的信号,提出要以最大的诚意、最有力的举措,为广大企业家、人才创新创业创富保驾护航。

人才与三水,既是双向奔赴,更是彼此成就。 三水区档案馆 供图
落脚到三水区,当地正处在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环两江先行区建设机遇,对人才的渴求程度与日俱增。
结合自身发展需要,近年来三水区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和工作方式,加速描绘“筑巢引凤”美好愿景图。
借助三水区“1+10”人才政策,当地分类打造了“淼城英才”“科技专家团”“科技成果转化经纪团”等人才工作品牌,进一步提升人才吸引力与集聚效应。
而通过三水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区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等一批人才服务阵地,大批的外来人才顺利、快速地在三水找到“娘家”,事业很快“生根发芽”。
近年来,三水区的人才引进策略有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让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
以三水区加速培育的新型电力装备产业为例,近三年全区已累计引进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储能产业项目30余个,用地需求超4000亩,计划投资总额超400亿元,带动行业规模以上产值超500亿元。而这个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的硬核支撑。
未来,三水区的产业焕新更需要人才瞄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造、6G通信等未来领域,在关键技术上破局,在产业链条上强链,让“三水智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的鲜明标志。
从长远看,人才与三水,既是双向奔赴,更是彼此成就。
所以三水区在为人才提供事业发展空间同时, 还多措并举,让人才从“流入”变“留下”,从“扎根”到“绽放”。
今年实施《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服务实施暂行办法》 、率先在佛山市五区中推出“名校领航镇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等做法,无一例外的都是要为人才谋福利,今后类似的服务力度、广度只会越来越强。
正是因为有了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发展策略,最近五年,三水区的人才总量从18.6万人增长至25.4万人,人才的含金量、覆盖行业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三水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我们期待三水的发展,因人才而精彩,三水的未来,因人才而可期。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