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转动大和谐,光明法院这场调解有点特别

作者 苏国锐 2025-09-30 06:31

近日,一场特殊的“乒乓球调解赛”在社区调解室上演,为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找到了温情解决方案。

事情缘起于两个小朋友在玩耍过程中发生肌体碰撞,由于处理不当上升成为家长间的冲突,进而起诉至光明法院。

承办法官杨瑞虹审查案件后发现,案件系因孩子间的小矛盾导致,没有造成严重的伤害,双方都居住在同一个小区,孩子也是同学。

杨瑞虹判断,这类小纠纷往往存在双方“置气”成分,发生矛盾后没有进行充分沟通导致矛盾升级,双方只是缺少一个打开心结的契机。

杨瑞虹法官了解到两个小朋友都喜欢打乒乓球,于是她决定通过这个突破点尝试促成和解。杨瑞虹联系双方小朋友和家长,没想到双方都非常感兴趣,愿意参与。

杨瑞虹这一想法也得到了社区的支持,专门为两位小朋友准备一块乒乓球场地和运动器材。双方的隔阂不知不觉地在互动中逐渐消融,家长的情绪也逐渐缓和。

“这种调解方式太特别了。”一名家长坦言,“看着孩子在球桌上畅快的模样,我们才明白,不应该把成年人的情绪施加到孩子身上。”最终,双方在乒乓球台边握手言和,法官为两个小朋友送上一份小礼品。

杨瑞虹表示,这是她通过互动式、参与式方法开展调解工作的缩影,相较于传统的说教式调解以及严肃的法庭布局,互动式、参与式方式调解能更好地促进当事人打开心结、走出隔阂,让和解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发生。

“我们不仅要审理案件,更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用群众的方法解决群众身边的矛盾。”杨瑞虹说道。

南方+记者 苏国锐

通讯员 朱梦露

编辑 王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