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总建面约131万平方米、集齐多项“全球之最”的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正式开业,在华南地区开启冰雪运动文商旅融合新场景。
3天前,全球最大实体书城“湾区之眼”和全国最大户外水上舞台“欢乐剧场”同时亮相。前者“双玉盘”建筑形态自然融入滨海绿轴,开业即引爆人流;后者的超大水上舞台则打造沉浸式演艺空间,将迎来十五运闭幕式。
而历经1000天休整改造的海上世界明华轮也宣布即将于国庆焕新归来,并将在全球首演深圳原创中国首部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
接二连三的重磅文体艺术地标启幕,不仅让前海站在聚光灯下,也让坊间心细者发现:这些分量十足的项目均坐落在前海扩区范围的深圳西部黄金海岸线上,与可看“深圳绝美日落”的前海石公园、128米高的“湾区之光”摩天轮、高人气欢乐港湾和蛇口邮轮母港等已有景点和商贸串珠成链,形成集群效应。
就在本月,深圳前海正式发布《关于前海深入推进建设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紧扣“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现代化、未来感”形象特质,以“引得来”“留得住”“体验好”为路径,首次明确且系统地提出把前海打造成兼具美誉度与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竞争充分的全球旅游市场,前海为何定下这一目标?有何底气做到?这片热土正在差异化地做着什么?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并非简单的景点或项目堆砌,而是不仅要有全球辨识度的品牌符号,还要有国际化客群、便捷交通网络和成熟的文旅生态系统。扩区4年的前海在顶层设计、战略布局和城区发展下,逐渐拥有了“地利天时人和”之势。
地利上,前海位于大湾区核心位置,扩区后坐拥68公里海岸线,“山海林城岛港湾”自然条件俱全,滨海城市风貌鲜明;机场、港口、高速通道等交织成网,1小时内可达香港、澳门、广州、珠海、中山等大湾区主要城市,便捷程度已达世界级。
天时上,我国全面放宽优化免签政策,“中国游”成为国际游客“优选项”,带动深圳和前海入境客流大幅增长。以深圳机场口岸为例,仅2025年暑期,入境外国人同比增长超31.8%,免签入境外国人占总量近60%,同比增长超139.7%。
人和上,微观层面,前海持续在“引得来”“留得住”“体验好”上下功夫,塑造“到前海嗨”等宣传IP和文旅品牌,围绕热门文旅项目推出“时尚之旅”“滨海之旅”“科技之旅”等特色旅游路线。
比如,深圳国际邮轮母港开通“深圳-香港”“深圳-日本”“深圳-越南”等航线,将前海作为探访地之一,接待多批次国际游客团。深圳湾游艇会作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指定停泊港之一,已有292艘次香港游艇来往。
宏观层面,前海有别于以历史文化为主的传统旅游城市模式,转而营造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城旅融合”氛围。从滩涂之地到国际化城市新中心,仅建设15年的前海已成为“新深圳速度”的代言和国际社会观察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窗口。来到这里,感受国际化建筑群和城市崛起之魅,触摸无人车、机器人等未来先行之势,本就是另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
“每次来都能看到新变化,尤其是文旅产业,不断推出新的景点和体验项目,让每次停靠都仿佛遇见了一个新的深圳。”上月中旬,和平之船“太平洋世界”号环球邮轮的日本、韩国、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近500名国际游客到访前海,该船执行董事、总经理山本隆虽来访多次,仍惊叹于前海发展速度。
一周后,香港英国商会一行25人走进前海,感受湾区科技发展脉搏。“这是我第一次坐无人驾驶汽车,在前海溜达了一圈,这个体验太棒了!”访问团成员、Greater Bay Tech联合创始人Walter Jennings说。
世界顶流网红“无语哥”卡比·拉梅近日在畅游前海、体验高科技产品后也秒变“夸夸机”,对前海发出由衷地赞美:“我一定会再次回到这里!”
而意大利知名音乐剧《神曲》导演安德烈亚·奥尔蒂斯携剧组成员走进前海,看到前海今昔对比和摩天大楼与海滨、绿树和谐融合画面,直言见证“生长奇迹”:“我看到了哲学家口中的‘理想城’!”
环境大势之外,星罗棋布的文旅地标是前海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另一大底气。翻开地图,大湾区城市群中央,沿着前海黄金海岸线自西向东:
前海冰雪世界、湾区之眼、欢乐剧场、欢乐港湾、前海石公园、前海桂湾国际街区、前海国际化港风港味街区、海上世界明华轮、国际游轮母港等地标依次排开,串珠成链。
即便放眼全球,拥有如此密集的重大文旅项目,并融文旅、商业、产业和重大设施于一体的海岸线,亦极为少见。
而综观这些地标,不难发现,除了高密度,其大多具有独特的标志性意义,且构建新文旅场景和范式。
比如,“前海冰雪世界”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室内滑雪场,拥有5条满足国际雪联(FIS)认证的赛事级雪道,可承办国际专业滑雪赛事,如滑雪世界杯等。
“湾区之眼”是全球最大实体书城,采用天圆地方传统格局打造“公园里的书城”,设有艺术花园、人文万象、欢乐META三大主题空间,预计年举办千余场文化活动。
“欢乐剧场”拥有全国最大户外水面升降舞台,演出时,观众不仅能将270°的海景与128米高的湾区之光摩天轮尽收眼底,还可实现声浪与海浪交融、星空与舞台交映的沉浸式观演体验。
“前海石公园”作为环前海湾慢行系统重要纽带和“山海连城”生态格局中的关键一环,被誉为“深圳绝美日落”最佳观景点。国庆节前,滨海岸线海堤及景观提升工程完工开放,新增中央大坐阶、都市沙滩等,成为前海新的引流点。
“海上世界明华轮”是中国第一座由大型船舶改造而成的海上旅游中心,是深圳文旅金名片。自2023年开启史上最大规模改造后,将在国庆期间焕新归来。不仅主打“历史游轮+城市记忆+文化创新”独特IP,还突破传统剧场“固定舞台+观众席”局限,携手国际顶级表演艺术团队打造原创剧《交易人生》。
最新启幕的“前海国际化港风港味街区”则是全国首个聚焦深港生活性服务业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创新商业项目,街区复刻尖沙咀钟楼景观,港式霓虹与侧挂招牌璀璨交织,香港老字号错落林立,已吸引恒香饼家、宝兰生、阿一鲍鱼、佳宁娜、宝熹堂、富佳宝等56家香港品牌入驻。
数据显示,2024年,欢乐港湾客流1341万人次,增长24.84%。截至2025年9月中旬,前海石公园客流也已超过240万,同比增长23%。
据悉,国庆之后,被称为“企鹅岛”的腾讯总部园区也拟入驻2万名员工,虽是滨海标志性科技创新园区,但凭其声誉也有望成为文旅网红点。
而粤港澳大湾区新地标和深圳“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整体用钢量相当于4个埃菲尔铁塔的重量的前海博物馆,则预计2026年竣工投用,均将进一步提升前海文旅地标含金量。
除了顶层设计、文旅地标,要想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并让其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构建覆盖旅行全链条的友好生态圈,以极佳体验留住客源。
前海深谙其中道理,很早就推动通关、支付、交流、消费便利化,包括在深圳机场口岸、蛇口国际邮轮母港设立“240小时过境免签”专用通道,在公共交通枢纽站点及周边景点、商圈、展会场所推行多语种导览服务,为入境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外卡实体支付或电子支付服务,构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入境游客“友好型”支付服务体系。
同时,大力发展“免税退税经济”,支持前海更多综合商场成为“即买即退”商店,争取在深圳机场、蛇口邮轮母港试点“线上预订+口岸提货”新型免税购物模式,探索免税消费应用场景吸引国际游客。
目前,深圳共35家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经营机构中,12家位于前海,实现了对机场、码头等入境“第一站”的全覆盖。万象前海、前海山姆等大型商圈的商户外卡POS机覆盖率超90%。2025年1-7月,通过微信支付绑定外卡消费的笔数和金额同比均增长1.5倍。
2025年以来,环前海湾的康莱德、瑞吉、JW万豪、JEN酒店聚焦文化沉浸、奢华商务、会展枢纽、科技社交,为前海带来超2.5万人次国际客流增量,不仅带动周边餐饮、零售等业态营收增长,更强化了前海国际化生活圈的建设。
“我们得到前海管理局大力支持,未来将充分依托前海国家级战略平台,以‘冰雪+’推动区域‘文体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前海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前海冰雪世界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方华发股份深圳公司负责人李挺说。
深圳市旅游协会党总支书记、秘书长周泉霖表示,前海“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现代化、未来感”的鲜明魅力受到国际游客喜爱,随着多个世界级文旅地标投入使用,未来将推动更多国际游客到前海游玩体验。
“前海占据黄金内湾约1/3的海岸线,集聚高端服务业、国际化要素、特色活力场所以及旅游消费新场景,是超级城市新中心。近期推出的一批‘旅游新地标’将与现有景区、商圈和街区形成集群效应,极大提升前海区域影响力。”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盛鸣认为,发展旅游是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正以国际化基因塑造全新的“旅游门户”,将擦亮“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新招牌。
撰文:南方+记者 张玮
供图:前海管理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