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国补”,可是要花真钱~

珠海香洲 2025-04-21 06:30

近年来

国家对各类消费补贴政策的

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你有没有趁着这波优惠

买买买呢?

但是,请注意!!!

骗子也正在蠢蠢欲动

打着“国家补贴”的幌子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近日,外市的李先生收到一个信封快递,打开是两张纸:一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件”,另一张是“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协议书”。

看见这么正式的文件,李先生毫不怀疑,扫描了文件后面的二维码,下载了一个叫“富国安邦”的APP。

注册后,APP客服要求李先生提供身份信息进行核实,随后称李先生符合领取扶贫资金条件。两天后,客服称补贴已发放至APP钱包,但提现需缴纳3万元“第三方平台运作费”。

在对方的指引下,李先生通过ATM向对方提供的账户汇款3万元。随后发现补贴仍然不能领取,意识到被骗。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收到了领取《2025年国家财政部补贴》的通知,该通知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声称:“根据国家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针对薪资补贴、社保补贴、医保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岗位补贴等申领认证,申请通过发放五千元相应补贴金”,实则支付宝扫码跳转至假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骗取个人信息和钱财。

这样的骗局还有不少,除了伪造财政部、人社部文件,还会伪造“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等相关文件。这些文件通通都是假的!

牢记“三不要”

不要信!不要点!不要转!

捂紧自己的钱袋子!

套路解析

这类诈骗,一般有以下套路:

1.冒充权威部门:伪造“财政部”“人社部”红头文件/声明,利用公章、官方话术打消疑虑。

2. 虚构高额补贴:以“扶贫资金”“财政补贴”等名目吸引关注,宣称“无需申请”“自动到账”。

3. 诱导扫码操作:通过快递、群聊推送含二维码的虚假文件,扫码即跳转钓鱼网站或下载涉诈APP。

4. 套取关键信息:以“验证身份”“激活账户”为由,索要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

5. 层层收费陷阱:提现时编造“手续费”“解冻金”“运作费”等理由要求转账实施诈骗。

这类诈骗的常见套路是编造虚假福利信息,诱导群众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假冒的“官方”网站或小程序等,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重要提醒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通知不会让您提供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2、收到类似“点击网站链接或扫描二维码领取补贴”的信息,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随意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防止造成财产损失。

3、如不慎遭遇网络诈骗,保存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立即拨打110报警求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