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期间,来自中科宇航(广州)的航天科普专家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通过“知识赋能+捐赠图书+科普研读”的方式,为青少年开启一扇触摸星辰大海的窗口。
“‘力箭一号’研制团队在短短3年间突破了13项重大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款大吨位、低成本、智能化、创新性的运载火箭。”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秦峰说。
李秦峰为在场的550余名师生带来了《我在大湾区造火箭》主题科普讲座。他以运载火箭工作原理及飞行轨迹为引子,以火箭研制亲历者的第一视角,一步步分享了力箭研制团队如何创新思考,并解决技术难题。
如今,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已在位于广州南沙的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实现批量化生产,已完成6次发射,将57颗卫星(近6吨载荷)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随后,中科宇航团队还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捐赠了《火箭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到有繁星的地方去:火箭设计师给孩子的立体书》等一批原创航天科普书籍。
浩瀚宇宙的奥秘如同一本等待翻阅的图书,而航天科普正是为青少年揭开扉页的那一束光。此次航天科普进校园活动是落实科普法的创新实践,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南沙区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中科宇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协办,体现了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教育的新样态。
南方+记者 钟哲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朱丹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