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番禺区沙湾象达中学举行文化德育系列活动之第八届“共爱地球村,争做绿色环保小达人”——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减量活动暨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固废交易平台第一批ESG数据单位上线签约仪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3月10日的第一阶段,象达中学第八届“共爱地球村,争做绿色环保小达人”活动正式启动,校企结对单位讲师现场讲述垃圾分类的意义并提出倡议,呼吁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减量行动中来。
活动启动后,各年级、各班的学生以实际行动纷纷响应号召,“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积极主动到居住地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参与垃圾分类与减量实践活动。
通过9天的体验,师生将家中废旧纺织品(衣服、裤子、鞋子、包包等)收集回学校进行统一处理,全校共回收废旧纺织品可回收垃圾约3750公斤。
3月18日为活动的第二阶段,学校根据各班级、个人减量的成绩,进行评优评先,并对先进班级和个人颁发奖状;校企结对单位回收了师生们收集的可回收物,收齐后进行资源再生处理。
活动上还举行广东省环境权益交易所固废交易平台第一批ESG数据单位上线签约仪式,象达中学成为该平台第一批ESG数据单位上线单位,双方在可再生资源交易、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等领域的合作正式启动;相关人员为学生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和减量培训。
活动中,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番禺区教育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多年的坚持,象达中学“三方合作,基地共建”的模式,为校园垃圾分类提供了成功经验,为番禺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树立了榜样。
象达中学校长梁启超表示,学校坚持“共爱地球村,争做绿色环保小达人”活动,将绿色环保理念一届届传承下去,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学校的亮丽名片。此次活动中,可回收垃圾总量再创新高,说明师生和家长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
从2014年起,象达中学就制定了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和各项规章制度,把垃圾分类工作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成为学校德育的常态工作。
2016年,该校在番禺率先建立首个“家校企”合作共建环保教育基地,通过专业公司的教育培训,象达中学的学生带着专业的知识走出校园,走进家门、村(居)、企业,把绿色环保理念传遍沙湾,让“无废校园”理念深入校园、走进家庭,带动社会,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肯定。
2016年,该校被评为番禺区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2020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22年,创建番禺区首个新时尚“无废校园”;被评为2023年广州市首批“无废学校”校园。
南方+记者 钟晓宇
通讯员 蒋鼎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