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林寨镇:美丽圩镇建设加力提速,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作者 黄敏立 2025-03-21 19:01
01:01

和平林寨镇:美丽圩镇建设加力提速,城乡风貌焕然一新

去年以来,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抢抓第二批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选树培育发展机遇,以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文旅产业升级,镇村面貌、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开展风貌提升

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在典型镇选树培育方面,林寨镇围绕“1+4+7+9+N”规划要求,一期项目谋划实施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美丽河道、绿美生态公园、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美丽圩镇客厅、“智慧林寨”治理平台、中心小学、老年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11个项目。目前,美丽圩镇客厅项目和美丽乡镇入口项目已完成建设。

改造提升后的圩镇入口。

改造提升后的圩镇入口。

走进林寨镇圩镇入口,客家建筑风格的标识映入眼帘,道路两侧的四角楼造型路灯,不仅具有镇域特色,更是增强了地区的识别性。进入美丽示范主街,风格统一的房屋外立面和广告牌让整条街道焕然一新。圩镇长约1.5公里的美丽河道,增设了护栏和路灯,河两岸铺设了沥青路面。南岸的滨水步道与河长制公园、生态公园相结合,巧妙融入林寨地域文化特点,营造出层次丰富的水岸空间,别具韵味。

今年以来,林寨镇统筹做好打造干净整洁有序镇街工作和村庄卫生清洁行动。集中推进“六乱整治”工作12次和村庄卫生清洁行动10次,清理乱堆乱放400余处、清理垃圾800余处、清理牛皮癣40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100余处。同时,深入开展城乡风貌提升攻坚行动,完成147栋外立面改造提升,全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圩镇改造前后对比图。

圩镇改造前后对比图。

此外,该镇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原则,结合镇村特色,对辖区内适合绿化的空闲区域进行全面摸排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四旁”“五边”“四小园”“美丽庭院”等空间绿化现状与需求相匹配。今年以来,累计种植各类苗木9489株,建成村级美丽庭院449户,镇级美丽庭院67户,为林寨镇“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现在林寨镇环境越来越美,更加宜居,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了。”居民陈越真说。

实现以“典”带面

推进典型村选树培育工作

在典型村选树培育方面,林寨镇高位推进典型镇和楼镇村、石镇村典型村选树培育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以“典”带面,让乡村也成为幸福生活的和美家园。

升级改造后的圩镇农贸市场。

升级改造后的圩镇农贸市场。

其中,楼镇村谋划了村庄规划编制、绿美生态、“四小园”和“禽畜圈养”、典型村选树培育等项目。目前,村庄规划项目已完成;“四小园”和“禽畜圈养”、绿美生态项目已竣工并完成验收;典型村选树培育项目已完成施工图预算。楼镇村三线整治、污水治理已全部完成;城乡风貌提升项目需改造农房数共25栋,已完成12栋;路灯安装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已完成“三资”交易至少一种应上未上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

石镇村谋划了村庄规划、典型村选树培育等项目。目前,石镇村三线整治、污水治理已全部完成;村内道路自然村公路已全部完成硬底化;路灯安装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已完成“三资”交易至少一种上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

圩镇改造前后对比图。

圩镇改造前后对比图。

农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林寨镇坚持走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着力培育镇域优势产业,依托万亩油茶基地农业优势,建立万亩油茶基地,全面提升油茶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成功打造“龙德信高山油茶”系列品牌;引进河源市中恒乐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楼镇村签订土地入股合作协议,流转186亩耕地,打造“稻虾养殖”项目;引导山前经济联合社成立村集体全资控股的“强村公司”流转180亩土地用于打造水稻、红薯种植的乡村振兴产业基地。

滨水步道。

滨水步道。

同时,依托楼镇村传统醒狮手工制作优势,不断做大做强楼镇彩扎手工业基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楼镇彩扎”文化,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联农带农富农。目前,楼镇醒狮产品已销往东南亚、北美等华人地区,并逐步开拓国内市场。

此外,依托林寨古村独特古建筑资源,林寨镇推动打造集古村落游览、客家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林寨特色文旅新阵地。目前,该镇已积极引进文旅经营企业,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推动打造集“古村落游览、农耕实践、客家文化体验、红色文化研学”于一体的林寨特色文旅新品牌。

南方+记者 黄敏立 通讯员 梁昊 邓燕琴

视频、部分图片来源:和平融媒

编辑 彭正子 羊建溶
校对 叶剑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