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一部旨在以文学反映时代故事的著作——《绿城文学丛书》首发仪式在茂名市电白区举行。丛书一共12本,由12位电白籍文学工作者分别创作,涵盖了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等多种体裁,合计165万字,是对电白文化的一次深度挖掘与璀璨展示。
活动赠书仪式。
活动赠书仪式。
绿城是电白之美称,因关山月大师的大型国画《绿色长城》而得名。丛书以绿城为名,意为以艺术之名宣传电白。
俚乡文化、冼夫人文化、海洋文化、荔枝文化、沉香文化和饮食文化……从南朝“岭南圣母”冼夫人的唯用一好心,到唐至明清“忠烈侯”黄十九、“真御史”黄子平、好知县崔浩、民族英雄邵应邲等人的英勇事迹,再到娘娘庙、庄山寺、天后宫、钟鼓楼、罗城井等古迹的巍峨耸立,以及源远流长的俚乡风情和民俗文化,无一不彰显着电白历史的璀璨与厚重。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千百年来,电白本土文化星光熠熠,芬芳馥郁,近些年,电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赋予了文学创作者丰富的创作灵感。
《绿城文学丛书》由黄德青主编,包括李实的《和小船一起回家》、汪丽燕的《好心少年余多多》、张永有的《水东湾畔的菅芒花》、郑国雄的《慢慢的时间静静的河》、钟家华的《在拐弯处遇见清风》、黄先贵的《爱上这片热土》、黄德青的《奔腾的琅江》、崔亚美的《晨曦穿过松林》、崔耀奇的《梦萦家园》、梁秀媛的《让梦飞翔》、程秀琼的《好日子》和薛伟雄的《乡音》等12部作品。
《绿城文学丛书》部分作者合影。
《绿城文学丛书》部分作者合影。
这12位作者中,他们身份各异,有的身居公职,有的服务于教育、金融行业,有的已是退休干部。他们组成“绿城”文学群,立足“绿城”这一片热土,面向“山海并茂好心闻名”的“好心之城”,书写“绿城”之美。他们把对家乡山山水水的满腔热情倾注于文字里,创作出了一部部蕴含着深情的优秀作品,为家乡建设和发展鼓与呼,是电白人民团结一心、社会和谐共进的生动写照。
《绿城文学丛书》的出版,也是电白区坚持以培养新人、推动创作、扶持精品为核心工作的具体表现。据了解,目前电白全区业余文学作者,总人数已经超过3000人,其中有足够作品且有能力出书的作者已超200人。笔者获悉,电白区委还提出,计划近年要完成创作出版100部原创作品。此举既是支持电白文学发展,也是借力文学创作者的笔触,书写电白故事,共话家乡之美。
南方+记者 邓建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