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秋季新学期拉开帷幕,顺德区共179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新一届校级领导正式走马上任。本次任用校级领导593人,续聘241人,调整352人,其中调整正职95人、副职257人,总占比近六成,力度之大历届之最。
新书记、校长从接手一所学校的那一刻起,注定将成为学校历史的书写者。他们凭何脱颖而出?有何过人之处?未来将如何带领顺德教育领跑?
一盘棋布局,“有为者”更“有位”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2022年起,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顺德探索建立了“好校长常态化考评机制”,两年来调整人数286名,占比达42.7%,“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观念逐渐根植人心。
在此基础上,顺德区教育局统筹各镇街,结合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学科、学历、性别甚至性格特点等情况,一盘棋布局,在今年义务教育换届工作中,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大胆起用优秀青年教师,实现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
在大良玉成小学,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原校长徐洪日前履新党总支部书记。今年57岁的徐洪,和40岁的校长谭慧、33岁的副校长张震组成了新搭档。
谭慧此前在大良教研室任职,已获得副高级职称,这次通过内部推选成为校长;“90后”张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如今是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通过公开选聘成为副校长。“老中青”三代各有所长,他们将合力推动玉成小学驶入打造区域品牌学校的快车道。
大良公办中小学换届书记、校长集中交接会议。良宣供图
优化入口,开辟晋升“快车道”。在做足全面识人细功夫基础上,顺德放宽校级领导人员任职条件,通过缩短年限,为优秀人才开辟进入和晋升管理岗位的“快车道”。同时有4名业绩突出人员,经推荐审议后适当放宽相应任职资格条件,实现不拘一格选用人才。
竞争择优,“相马”“赛马”相结合。本次换届中,全区共50名校长空缺职位和63名的副校长空缺职位,采取内部推选、外部选派的方式“相马”选聘,激励他们在适合的职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施展才能;97个副校长空缺职位,则通过全区公选的方式“赛马”竞聘,给广大干部搭建了一个同台竞争、异地交流的公选平台。
本次换届,顺德提拔了209名年轻干部,一大批“85后”“90后”进入校级领导队伍,换届后占比分别为25.8%、8.8%,最年轻的校长32岁,副校长28岁,整个校级领导队伍平均年龄下降了4岁,队伍新鲜血液得到极大补充,顺利实现新老交替,队伍良性循环。
更年轻,也更专业。换届后,校级领导研究生以上学历53人,占比从换届前的1.43%大幅提高至8.93%;高级以上职称占比54.47%,正高级校长突破两位数。
给年轻人搭平台,但又不唯年龄,本次换届,有8名临近退休的优秀校长继续留任,最大的59岁。
合理化流动,激活队伍“一池春水”
曾在容山中学、桂洲中学、华侨中学、北滘中学等多所高中任职的王剑平,新身份是容里初级中学校长,他将率先为容桂探索初高中衔接贯通培养新路径。
告别工作了19年的顺德一中外国语学校,皮志强履新首都师范大学顺德适子未来学校、陈村陈惠南纪念学校两所学校校长。他将在陈村开启从区属初中到镇属学校的“二次创业”。
本次换届,陈村镇新引进人才共6人,引进人才比例超15%。蓝志凌摄
在暑假焕然一新的西山小学滨江学校,也迎来了新的掌门人。西山教育集团理事长、西山小学党总支部书记陈志斌担任滨江学校校长,剑指在3-5年内打造一所新优质学校。
他们的“新身份”,是顺德促进优质教育管理资源合理流动的生动诠释。按照“强校大校向薄弱校倾斜、强镇大镇向薄弱镇倾斜、区属向镇街一线倾斜”等原则,顺德力促优秀干部向相对薄弱镇街和学校流动,力促279名优秀干部实现区镇、镇镇、校校之间交流轮岗或交流提拔,全区交流轮岗或交流提拔人员占比47.05%。
西山小学滨江学校在暑假焕然一新。良宣供图
其中,镇内交流轮岗135人,镇内交流提拔112人,16名在同一所学校任正职满10年以上的校长实现100%交流;跨镇交流轮岗和跨镇交流提拔25人,中心城区向其他镇街输送了8名正、副职人员,占比32%,当中有2人分别交流提拔为勒流和均安(镇街)的学校正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区属学校输送5名副校长到镇街,两位被交流提拔为北滘、均安教研中心主任,三位被提拔到伦教、容桂、陈村的学校正职。
作为顺德区名师,胡剑宇在履新均安镇教研中心主任后表示,将在一个全新的岗位上引领均安教育教学改革再出发,尤其将高度重视均安镇的校长队伍和名师队伍的建设,重视教科研的作用,引领均安教育走得更高更远。
同频共振的还有镇街教研中心。共有6名学校干部交流到区教研中心任职,15名教研中心干部则交流到学校任职,8个镇街教研中心领导班子中拥有区属高中输出的人才,进一步加强了全区小初高的有效衔接和教学教研共建共融。
本轮换届,顺德不仅着眼于区内人才队伍选优配强,更面向全国引进名校长“活水”3人,进一步激活队伍发展积极性和战斗力。换届工作既是接力,也是传承。“丰华中学的情况与我禅城工作过的三所学校有很大不同。回来是对我职业生涯的又一次重大挑战。”丰华中学校长幸康华表示,学校将搭建舞台,为教师提供环境,创造条件,适时鞭策,重在激励,并要改造和不断更新学校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不懈学习、建构和丰富课程体系。
顺德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换届平稳有序,提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交流了一部分骨干中坚力量,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前瞻视野、扎实学识的能适应未来教育改革的管理人才的脱颖而出,成为顺德教育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支撑顺德教育从“四好”迈向“四优”的有力保障。
采写:南方+记者 蒋晓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