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的人,夏天可用这三道食疗方

广东中医药 2025-05-28 08:39

在夏季高温潮湿的天气里,不少人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差,肠胃问题频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科詹原泉主任中医师指出:一些人总在夏季出现肠胃问题,除了体质因素之外,也跟一些易伤脾胃的夏季生活饮食习惯有关。

为什么夏季要注重脾胃的调养

俗话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夏季养心,最当其时。不过,最后一句“一年四季养脾胃”,却又道出了脾胃在四季养生中都是重点。

夏季人们普遍会出现食欲不振,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高温多雨的天气里,人们容易动不动就出一身汗,致使体内水分不足,而大量补水也会冲淡胃酸,导致食欲不佳 ;

二来人们容易因为天气炎热而纳凉过度或多食生冷,导致脾胃受伤,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

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暑热夹湿的天气更容易导致脾胃负担加重,出现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等情况。

要想脾胃好,做好以下几点

下面这些伤脾胃的坏习惯,脾胃虚弱的人要特别注意。

1、尽量少喝冷饮

夏季气温高,人们容易因为贪凉过食生冷寒凉之物,如冰镇饮料、雪糕、冰镇瓜果等,导致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其实,夏季阳气生发,此时正应该顺应阳气生发之势,少喝冷饮,以免伤及脾阳。

2、控制好空调的温度

吹空调时间过长及过低也会引发胃病。天气炎热,晚上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里,都很容易让胃受凉,出现恶心、胃胀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空调温度过低,待在空调房里的时间也不宜太长,空调房中可以放一盆水,注意加湿。

3、穿衣不要露腰腹

现在越来越多女生喜欢穿露脐装了,但其实肚脐是对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一个部位,长时间暴露的话,寒气很容易通过肚脐入侵体内,导致肠胃不适,诱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4、少喝凉茶

夏季容易上火,很多广东人都离不开凉茶。广东凉茶一般都是由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制成,而正是“药性寒凉”“解内热”的普遍凉茶特性,决定了它不适合脾胃虚弱体质的人群。凉茶饮用过量,也容易引起脾胃不适,重者还会诱发胃肠道疾病。

推荐三道夏季食养方

除了在生活习惯上多加注意之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使脾胃慢慢好起来,给大家推荐三道夏季健脾养胃食疗方。

1、山药芦根芡实粥

材料:

小米50克、山药100克、芦根20克、鲜芡实30克。

做法:

山药切小段洗净上锅蒸熟,蒸到筷子很容易戳进去就熟了;水开下小米、芦根、鲜芡实,然后大火煮开,转中火开盖煮约30分钟,小米中火煮的时候用勺子不时的搅拌一下,防止糊底;山药去皮碾碎,把山药泥倒入小米粥中;边煮边搅,煮着翻滚浓稠即可;喜欢甜的可以加点红糖,撒点枸杞。

功效:

清热生津,健脾祛湿,补脾益肾,收敛固涩。

2、紫苏荷叶薏苡仁红糖粥

材料:

粳米50克、鲜荷叶1/2张,薏苡仁20克,紫苏叶15克,红糖5克。

做法:

荷叶先洗净入锅,加适量清水,先煮10分钟,捞出荷叶后,然后加入薏苡仁和粳米,用文火熬煮成稀粥,粥成入紫苏叶稍煮,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功效:

清热解暑、健脾养血、行气和胃。

3、姜枣茶

材料:姜3片(连皮洗净),大枣3~5个。

做法:

把生姜切片,红枣去核备用;将生姜、红枣煮茶饮用。

功效:

姜枣茶可以调气血,还可以防治夏季的时令病,同时有助身体祛湿排毒。姜枣茶特别适合于气虚、乏力、平时食欲不佳,大便溏泄并且脾胃有虚寒,不敢吃凉东西,一吃凉的、冷的就会出现胃疼等症状的人群。

提醒:

内热重、湿疹、孕晚期、生理期经量超多以及伤口未愈合时暂时不喝。

夏季脾胃问题,还可试试灸这三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张万清副主任中医师表示:如果是因为纳凉过度导致没胃口,不妨试试温灸中脘和足三里;如果有腹泻,可以再加上天枢穴。

艾灸见效快捷,当然,还可以采用隔姜灸,则效果更佳。每个穴位可灸15-30分钟。

中脘穴

位置: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及虚劳诸证。

天枢穴

位置:天枢穴位于腹部,脐两旁三指的距离。

可调理脾胃、理气健脾、通经活络。天枢穴主要是调理以大肠为主的肠道病,急性或慢性的都有用。■

【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脾胃科詹原泉主任中医师、针灸科张万清副主任中医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