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在这场文化盛宴中,位于12号馆“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展区的汕尾市捷胜镇展位格外引人注目,成为展示深圳帮扶成果、展现乡村振兴活力的亮丽窗口。
在深圳市驻捷胜镇帮扶工作队与捷胜镇党委政府的共同携手下,捷胜镇以本届文博会唯一镇域独立参展单位的身份精彩亮相。工作队携捷胜镇5家优质企业及非遗传承人参与此次盛会,通过沉浸式展陈、互动体验、直播带货等创新形式,全方位展现了深汕协作的丰硕成果。
展会期间,捷胜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火爆。现场销售额突破10万元,意向订单高达764单,意向采购金额直冲50万元大关,创下了捷胜镇参展历史最佳“战绩”。同时,活动获得了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全网曝光量超百万次,进一步扩大了捷胜镇的社会影响力。
展会上,“光明捷胜·益起行”青少年研学项目凭借其“产业+教育+文旅”的创新模式,在文博会的《县域良品》投融资推介会上大放异彩,成功吸引了多家投资者的关注,双方就深度合作达成初步意向,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更令人振奋的是,该项目与“光伏赋能乡村振兴:捷胜镇以‘百千万工程’引领绿色转型”“光明区‘爱心一帮一’公益群: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一同入选2024年“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成为汕尾市乡村振兴领域的先行示范。
展会期间,捷胜展区不仅线下人气爆棚,还登上“超级乡村研究所”直播间,吸引了8.2万人在线围观,创下乡村振兴专场直播观看量新高。
在捷胜的产品展位,五彩斑斓的“土叽咕”泥塑和精美小巧的海陆丰脸谱吸引了众多逛展群众的目光。捷胜泥塑市级传承人周贵彤表示,经过对颜色、图案的梳理,“土叽咕”泥塑已从较为粗犷的风格转变为受欢迎的手信礼品。而海陆丰脸谱也脱离了舞台上戏剧脸谱的刻板印象,成为民众收藏的艺术品和日常的小礼品。
国家级非遗麒麟狮手工艺制作者吴丰也带着他的作品亮相文博会。1993年出生的他,因热爱而进入这个行业。他介绍,非遗麒麟狮手工制作需要扎、贴、绘、装四个步骤,其中“扎”最为重要。他制作的狮头中,爆款“火麒麟”融入了很多火的元素,眉毛等设计就像点燃的火,而且狮子的眼睛还可以眨,这一创新灵感来源于佛山醒狮。
今年初,光明捷胜“益起行”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会在深圳和汕尾分别选择一些孩子参与到研学活动中,让深圳的孩子体验乡村生活,让汕尾的孩子接触深圳的高科技,搭建起两地的交流桥梁。
如今,捷胜镇开始推动产业研学项目“捷胜研学”,以非遗为核心,将当地的捷胜泥塑、海胆馆、擂茶体验等项目融合在一起,面向珠三角地区开展活动。捷胜泥塑市级传承人周贵彤表示,希望将整个捷胜的吃喝玩乐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产业。
深圳市驻捷胜镇帮扶工作队负责人表示,此次文博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次实力宣言。未来,捷胜镇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乘势而上,整合更多优质资源,打造更多爆款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再攀新高。
南方+记者 彭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