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人,未来你想如何出行?

作者 尹辅华 2025-08-04 20:21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三水市民的出行需求日渐增长。8月4日记者从三水区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局向市民发出行意向调查(匿名),以此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公众出行需求,进一步提升三水区交通出行环境,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

高铁站加车次引客流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网络越来越密,尤其是通了高铁的区域,区域发展将获得积极影响。

今年7月1日,坐落于三水区的三水南站出现两个重要变化。一个是深圳北至桂林北G2962次增停三水南站,另一个是增开广州南至郁南D7554次经停三水南站。这次列车运行调整后,三水南站列车运营总数由今年二季度的46趟优化增至48趟。

加上当月增开的3对列车(三水南站往返珠海),8月初经三水南站统计,该高铁站客流量在7月再创新高,达到30.98万人,同比2024年7月增长21.8%,环比2025年6月增长49.2%。

三水南站分析指出,深圳北至桂林北G2962次增停三水南站,进一步打开深圳前往佛山市三水区的快速通道,同时也为三水区市民旅客前往著名旅游胜地桂林提供了更高效、舒适的选择。借助贵广高铁的快捷通道,三水与粤桂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市民无论是商务往来、还是休闲度假都将更加便捷。

另外,增开的广州南至郁南D7554次经停三水南站列车,它以广州南站为起点,终点为云浮市郁南县,这趟列车紧密连接了广佛都市圈与肇庆、云浮西部,提高三水区及周边地区市民往返广州核心枢纽与肇庆、云浮西部的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需求,有效提升珠三角地区人员来往。

三水南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增到站列车后,不仅进一步方便了旅客的出行选择,也为三水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促进与粤桂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注入了新动力。

在三水区交通运输局发出的出行意向调查中,设置了多个选项与高铁有关,相关内容涉及出行工具选择、出行目的地有哪些、去周边哪些交通枢纽乘坐等内容。

城市有新规,出行选择更多

除了高铁优化了三水人出行条件外,有城轨也在为三水市民出行服务。

近期部分市民在三水区政府网提出,称能否从三水北站直达广州站,广茂线三水段改地铁等话题。

虽然市民上述两个建议因故无法运作,但是三水区交通运输局还是为市民提供了出行指引。

例如该局称2024年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开通运营,新开通的两条城际线路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实现“四线”贯通运营,由此三水北站可通过广佛南环连通番禺站(广州南站)。

另外,市民现在可以通过三水北站到达佛山西站,通过换乘地铁线进入广佛地铁网。而目前佛山市正在加紧推进广佛西环的建设,届时佛山西站的枢纽功能将更为重要,市民可通过换乘广佛环线或地铁线路到达更多目的地。

三水北站已成为市民到周边城市的交通枢纽。尹辅华 摄

三水北站已成为市民到周边城市的交通枢纽。尹辅华 摄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位于佛山市高明区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它的定位为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大湾区航空枢纽、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从三水区的地理位置看,市民现“东往”佛山机场、“北上”广州白云机场,以及未来“西去”广州新机场,都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三水区交通运输局此次也设置了有关话题,征求市民意见。

从长远发展角度看,三水区要更好地改善交通出行环境,得根据由广东省政府近期批复的《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来合理推进。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涉及交通出行方面内容。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供图

《佛山市三水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涉及交通出行方面内容。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三水分局供图

该规划提出,三水要构建“三廊一屏,一心一区一带双轴”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提升三水中心城区综合服务中心能级,依托云东海街道、乐平镇打造佛北副中心产城融合发展区,推动产业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还要以广佛肇交通大动脉为纽带,促进广佛肇城镇协同发展。

比如说,未来三水区将由西南城区、三水新城、北江新区、三水南站高铁片区组成的城市核心区,打造功能复合强中心;推进广海大道高品质综合服务轴、三水二桥公路高水平生态发展轴、塘西大道高质量创新发展轴;构建城市核心区之外的四大产业片区。

为此,三水区交通运输局发出的出行意向调查,提出市民可对本地轨道交通出行、公共交通出行提意见,从而进一步为规划服务。

附投票链接:https://www.wjx.cn/vm/ht41aOF.aspx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