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州体育学院国家羽毛球学院承办、广东省学校羽毛球协会协办的“广东省校园羽毛球师资专项培训”圆满结束,并举行结业仪式。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的95名教师参加了裁判员培训、150名教师参加了教练员培训,他们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提升了执裁与教学能力,为广东校园羽毛球运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开班仪式上,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李裕和介绍,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体育学府,学校依托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羽毛球运动学院——国家羽毛球学院,以“多方协同”为原则,精心设计培训方案。其中,裁判课程覆盖《羽毛球竞赛规则》解读、裁判法实战、竞赛编排优化及职业道德强化等内容,通过“理论+实践”双轨模式夯实专业基础。教练员课程则构建起涵盖“技术教学、战术指导、体能训练、赛事组织、心理辅导”五大核心模块的课程体系,并创新采用“理论解析+案例演示+互动研讨”教学模式,助力学员实现从“经验驱动”到“科学赋能”的教学升级。
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李裕和
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李裕和
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王静娴强调,校园裁判员是体育精神的传播者与赛事公平的守护者。她勉励教师以“种子”姿态回归校园,带动更多师生参与羽毛球运动,助力广东校园青少年体育竞赛领域持续全面发展。
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王静娴
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王静娴
本次裁判员培训首次实现广东省学校羽毛球协会与广东省羽毛球协会的联合考核认证,通过考核的教师可按程序核发二、三级裁判员证书。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广东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构建起校园裁判员培养的标准化体系,为羽毛球运动普及与竞技水平提升提供人才保障。
培训现场。
培训现场。
培训期间,国际级裁判长、裁判员、资深赛事专家及体育理论专家组成的师资团队倾囊相授,理论课堂围绕竞赛规则、判罚尺度、赛事编排等核心内容展开研讨,结合经典案例剖析执裁要点;实践环节模拟单打、双打、团体赛等全场景,教师们在复杂赛况中进一步提高了快速反应与精准判罚能力。其中有43名教师申请三级裁判员考核,2名老师冲击二级资格,执裁准确率与竞赛编排效率显著提升。
教练员培训汇聚国内羽毛球领域顶尖专家团队。他们通过案例研讨与实操指导,为学员带来前沿教学理念与实战经验。结业仪式上,国家羽毛球学院执行院长陈滔对教师的成长予以高度评价:“从规则生疏到从容执裁,从基础知识匮乏到科学执教,大家用汗水诠释了专业精神。”
国家羽毛球学院执行院长陈滔
国家羽毛球学院执行院长陈滔
随着培训圆满结束,广东校园羽毛球师资队伍迎来新生力量。省学校羽毛球协会将联合教育部门,优先选拔优秀教师执裁省级校园赛事,并纳入“校园羽毛球骨干教师库”持续跟踪培养。此次培训以“体教融合”创新模式,不仅加强了校园体育师资专业化建设,更探索出一条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可行路径,为校园羽毛球运动普及与竞技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未来,这批践行者将奔赴全省各地,在校园赛场上播撒羽毛球运动的种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南方+记者 许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