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禺的岛屿中,有一群特别的“岛主”,他们用一杯咖啡、一间民宿、一间面包店或一座牧场,重新定义了岛屿生活的模样。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内卷,只有慢下来的时光和治愈的故事。他们扎根小岛,却连接着城乡的脉搏,用各自的特色与坚持,煮透了一壶属于岛屿的“生活特调”。
“咖啡岛主”:用一杯拿铁,煮透岛屿慢时光
下午四点,阳光开始变得温柔,观龙岛上的“岛主咖啡”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光。主理人小红正擦拭着咖啡机,店外整齐停放的观光车等待着载游客环岛。她用一杯简单的拿铁,诠释着“岛主”生活的真谛:“在城市做了十几年餐饮,现在终于可以按自己的节奏煮咖啡了。”
小红在制作拿铁
小红在制作拿铁
去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小红决定回到家乡观龙岛开启“岛主”生活。回岛的原因简单又纯粹:“父母年纪大了,而岛上又正好缺一家像样的咖啡店。”她将老房子前的空地改造成田园风格的空间,秉持极简主义经营咖啡店,菜单上仅保留美式和拿铁两种咖啡品类。“就像岛上的生活,不需要太多花样。”这种简单而不简陋的经营理念,正是番禺“岛屿经济”的特色所在。
小红的咖啡店
小红的咖啡店
咖啡店外有帐篷、休闲座椅
咖啡店外有帐篷、休闲座椅
岛上的生活悠闲舒适
岛上的生活悠闲舒适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放弃城市生活,但这里才是我真正的归宿。”小红一边研磨咖啡豆一边说。岛上创业的日常充满“返璞归真”的趣味。清晨,踩着露珠去菜园摘新鲜的蔬果;下午,带着孩子认识自己童年爬过的老榕树和那些“会讲故事”的老房子;傍晚,还要乘渡轮到对岸采购。“城里人觉得不方便的事,我们从小就见惯了,反而觉得亲切,这是属于我们的生活仪式感。”小红笑着说。
海鸥岛的慢生活
海鸥岛的慢生活
“城市人缺的不是咖啡,是关机的理由。”最让小红惊喜和感动的是,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在这里真正慢了下来。岛上没有外卖、没有滴滴、没有夜生活,却能让人找回最纯粹的快乐。“来岛上的人都不赶时间,店里最热闹的时候,陌生人拼桌聊成了朋友,交换的故事比咖啡豆还多。”小红说,有中年人聊起辞职的勇气,有年轻人倾诉失恋的怅惘,有白领在店里一坐就是半天,有骑行客分享自己的骑行见闻,还有人只是单纯想听听江浪声……她把这一切称为“岛主生活的副作用”:“治疗城市焦虑症,疗效比褪黑素管用。”
小红妈妈晒制的海货成为店内的招牌小食
小红妈妈晒制的海货成为店内的招牌小食
如今,妈妈晒的鱼干成了店里的招牌小食,“这比米其林推荐还让我有成就感。”小红正计划开发更多“岛味特调”,比如用本地柠檬做的冰咖,“要让咖啡也带着海风的味道”。当被问及会坚持多久时,她望向门外嬉闹的女儿:“至少等到她像我一样,能把岛上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听。”
乡村振兴、发展岛主经济并不是简单的“城归”,而是让本土记忆获得新生。小红的坚持正在改变着观龙岛周边村民的生活观念,有的渔民开始售卖刚刚晒好的海产,甚至有儿时玩伴受她启发准备回乡创业。小红这样的“新岛主”正在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她的咖啡店不仅是一个商业空间,更成为城乡文化交流的平台。“我想证明,乡村不仅可以安放乡愁,更能承载梦想,现在我很享受这种舒适惬意、安静简单的‘岛主’生活。”
一杯咖啡的时间,城市被按下静音键,焦虑被留在对岸。小红不打算扩店,不想过得太忙碌:“现在的生活就挺好,在岛上,等风来,等人来,等故事装满杯子就好。”
“民宿岛主”:在青春里种满生活的花
傍晚的小谷围岛,夕阳把中心湖的水面染成金红色。美闪在民宿的花架前修剪花枝,剪刀起落间,几支本地野菊被理得舒展,她顺手放进玻璃瓶,这是给今晚入住的客人准备的惊喜。“以前在工厂盯着模具进度时,哪想过能有闲心摆弄花草。”她笑着擦了擦手上的泥土。
美闪精心修剪的花枝
美闪精心修剪的花枝
2019年,这位河南姑娘彻底重塑了自己的生活“模具”。此前,她和丈夫经营着一家鞋模具厂,货期、订单以及环保政策,如同三根紧绷的弦,时刻压在他们心头。“每天眼睛一睁就想着赶工,连陪孩子的时间都凑不齐”,美闪回忆起那段日子,满是感慨。直到国家环保政策收紧,他们索性关掉了工厂。
彼时美闪的妹妹在小谷围岛开了家动漫主题民宿,此后美闪便成了岛上的常客。她每周都带着孩子来岛上骑行,看大学生们踩着单车穿梭在林荫道上,听中心湖边的晚风捎来年轻的笑声。“没上过大学是我的遗憾,岛上的空气里飘着的都是我向往的样子。”岛上的青春气息、纯粹美好让她着迷,美闪毅然租下一栋村房也开了一家民宿,决心做最松弛的生意,当最开心的“岛主”。她的民宿没有花哨的装潢,房间里摆着亲手种的绿萝,公共区域的书架上塞满学生们爱翻的小说。考研党会在楼顶露台刷题到深夜,社团活动结束的年轻人抱着吉他唱歌到月亮升起。
民宿顶楼的休闲空间
民宿顶楼的休闲空间
除了经营民宿,美闪还考取了园艺师证,在民宿入口开辟了小花坊。毕业季时,她为学生制作专属花束,在学士帽上簪满精致的鲜花。“赚钱是次要的。去年有个姑娘抱着我做的花束拍毕业照,后来寄来婚礼请柬,说那束花是她‘青春的句号’,你说这多值?”美闪觉得,这些充满温情的瞬间,远比金钱更有价值。
美闪在中心湖公园漫步
美闪在中心湖公园漫步
在岛上的日子简单却丰盈。不忙时,美闪会去中心湖漫步,看夕阳把云朵烧成橘红色;周末约朋友去周边露营,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小谷围岛的变化,美闪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如今,岛上的道路规划更加科学,环境变得整洁有序,乱停放的单车也有了专属车位。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也十分贴心,总会提前来提醒“台风天要加固花架”。“生活在这里,让人觉得很安心”美闪说。
小谷围岛的晚霞
小谷围岛的晚霞
美闪感慨道:“以前觉得成功是工厂订单排到年底,现在觉得是学生说‘姐,你这花养得真好’,是孩子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这里的简单纯粹能治愈所有的紧绷,我不过是守着这份松弛,顺便把生活种成了花。”
“反内卷岛主”:用18年时间,把日子过成设计范本
天宇的设计工作室藏在小谷围岛的老巷子里,推开一个老房子的门,便是一个爬满绿植的小院——猫正慵懒地晒着暖阳,几盆花草挤在窗台,墙角还堆着为民宿精心绘制的设计草图。这个在老城区长大的广州仔,自2007年背着画板来广美报到,便与小谷围岛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已在这座岛上度过了18年。
天宇工作室的小院内爬满绿植
天宇工作室的小院内爬满绿植
“市区太吵了,这里走几步就是大学操场,连风里都飘着青春气息。”天宇笑着说起当年留在岛上的缘由,房租便宜、氛围契合,简单又纯粹。刚上大学时,地铁尚未开通,出行全靠公交慢悠悠地晃荡,如今地铁公交四通八达,从工作室回父母家非常方便。当问到天宇有没有想过结束这种“岛主”生活,他说:“真要离开,不如直接出广州,留广州,这里就是最舒服的地方。”
天宇专注画设计图
天宇专注画设计图
作为室内设计师,天宇的客户群体广泛,从大学城的民宿老板到市区的创业者。不过,线下资源确实受限,毕竟周围多是学生,线下业务窗口较窄,主要依赖线上渠道和人脉拓展业务。寒暑假是岛上生意的淡季,整个岛瞬间安静下来,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生意没法做?那就给自己放假啊!”天宇对此十分豁达,他会去朋友的木工坊待着,沉浸在木工的世界里;或者在院子里摆弄花草,享受这份宁静与惬意,寒暑假反倒成了他调节生活节奏的契机。
小谷围岛的落日
小谷围岛的落日
岛居生活的妙处,藏在每一个日常的细节里。在这里,不用卡着点上班,画两小时图,便可以去隔壁咖啡店与朋友闲聊,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常常为他的设计带来新的思路;晚上下班后,沿着江边漫步,看着教学楼的灯一盏盏熄灭,感受着这份独有的宁静与美好。“有人说岛上孤独,但我并没感觉,这里的热闹是年轻的、松弛的,和市区的拥挤完全不同。”天宇觉得,这种独特的氛围正是他所喜欢的。
如今,天宇早已把这里当成了家,“说是岛主也没错,回来就感觉非常踏实,工作再忙,进了岛就像按下慢放键。”天宇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很模糊,但很舒服。”他指着墙角的木工作品笑道,“这些要是放在CBD写字楼里,物业早来敲门了。”
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轻柔地落在设计图上,这个在小谷围岛“反内卷”的设计师,正把日子过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将工作室变成了理想生活的模样。
“面包岛主”:用面团发酵生活的慢哲学
上午9点开门,晚上11点闭店——菜头的面包店日程表,虽然看似比从前做新媒体编辑时更疯狂,但她现在的状态却像面团一样,一天天舒展开来。菜头在写字楼里7年熬夜写稿、追热点、盯数据,被一团面粉轻轻按下暂停键。
菜头把“松弛”揉进面团
菜头把“松弛”揉进面团
去年,30岁的菜头撞上职场“年龄焦虑”,裁员通知来得猝不及防,找工作无果,索性飞去成都学了一个月做面包,回来就在男朋友创业的洛溪岛上盘下一间20平方米的小店,取名“橘时烘焙”。菜头原以为自己会过上每天做几十个面包,闲时喝茶看江的“岛主”生活,但现实却给了她甜蜜的暴击。开业首月,就受到周边街坊的追捧,每周的两天团购日都会接下150多个订单,不开团的日子也要烤制80多个面包,工作14小时成为常态。当初担心岛上消费力不足的忧虑早已消散,洛溪居民对健康食材的认可超出了她的预期。从清晨揉面到深夜关店,这种体力上的辛苦反而治愈了她曾经的职业焦虑。“比写稿累多了,但闻到出炉的面包香,那种满足感是数据给不了的。”菜头说,现实就是要把“松弛”两个字揉进面团,再放进230℃的烤箱里逼出香味。
菜头做的面包
菜头做的面包
时间久了,洛溪岛的老广生活哲学慢慢渗透进菜头的小店。阿婆们买菜时会顺路带个全麦面包,年轻妈妈们组团预定卡通造型的儿童餐包,下班归家的年轻白领也会选择一个欧包做第二天的早餐。尽管生意渐入佳境,菜头仍坚持周六休店。每逢休息日,她把卷帘门一拉,骑上小电驴在岛上漫无目的地转悠,去码头看渔民归岛,或是坐在榕树下观察来往行人。“慢下来才能发现,洛溪岛最动人的不是风景,而是那种‘不着急’的生活态度。”她正尝试将这种本土智慧融入产品,“就像洛溪岛一样,新老融合才有意思”。
有人问她要不要开分店、做品牌,她晃了晃沾满面粉的手:“能把这一家小店经营好,把一条街的早晨叫醒,我就很知足了。也希望可以遇到更多喜欢吃面包的朋友。”
“橘时烘焙”的灯每晚11点熄灭,面包香却留在巷子里,像一条柔软的时间减速带,让洛溪岛的慢生活继续发酵。
“农场岛主”:让“都市逃离计划”在岛上生根发芽
高级茶艺师、设计师、新中式茶馆主理人,这些标签都属于广西“90后”女孩菲菲。如今,她的身份又多了一个:海鸥岛牧湖农场联合创始人。一次偶然的海鸥岛游玩,让菲菲及3位同伴被这片带天然湖泊的土地吸引,菲菲说:“当时我们一直都觉得这里太适合做治愈空间了,像一个‘都市结界’,有湖、有草、有风……”于是从茶席布置、图纸设计跨界到农场经营,4位“90后”的年轻人成了这里的“新岛主”。
菲菲带小朋友喂奶牛
菲菲带小朋友喂奶牛
四个年轻人各有所长,他们戏称这是“逃离都市联盟”,用设计师的审美、茶馆的运营思维,在岛上开辟一块心灵栖息地。菲菲笑着说:“以前给客人泡茶,现在给绵羊梳毛,本质上都是创造松弛感。”
牧湖农场
牧湖农场
菲菲格外留意了交通状况:“海鸥岛的交通其实很便利,让人能轻松切换城市与岛屿模式。”在她看来,现代“岛主”不必与世隔绝,而是搭建一个“可进可退的第三空间”,就像牧场里那些半开放的帐篷,既能挡雨,又不妨碍仰望星空。
亲子在牧场内休闲玩水
亲子在牧场内休闲玩水
理想虽落地,但当“岛主”的日子远比想象中更接地气,岛居的务实挑战也随之而来。岛上土地湿软,雨天草地易泥泞,他们试了多种草种才找到能固土的品种;天然湖泊引来了景致,也带来排水难题,下雨涨水时需及时抽水。“以前做茶馆、摄影基地没遇过这些,现在每天都在和泥土、天气打交道。这些‘岛屿限定难题’让城市里积累的经验全部归零。”
游客和牧场里的绵羊互动
游客和牧场里的绵羊互动
亲子和小动物友好互动
亲子和小动物友好互动
如今,农场已初具规模。萌宠区养着科尔鸭、奶牛、绵羊、兔子,未来还将引进小马和梅花鹿;小河捞鱼、沙池、皮划艇供亲子互动;菜园虽因酷暑暂歇,但等天气转凉,将种满可采摘的蔬果,配合每周固定的DIY披萨、亲子活动,打造“周末逃离计划”。“我们想让都市人短暂当回‘岛主’,带孩子摸鱼、喂羊、种菜,感受土地的温度。”谈及初衷,菲菲直言不讳:“其实就是想逃离都市。城市咖啡馆卷装修、卷特调,但这里只需要一片能倒映云朵的湖。”毕竟,治愈的岛居生活,从来都需要理想与实干共筑。或许这正是番禺“岛主经济”的启示,不是所有乡村项目都要大投入,精准捕捉都市人“间歇性逃离”的需求,用轻量化运营实现生态与商业的平衡。
牧湖农场
牧湖农场
番禺的岛,因这些“新岛主”而有了更鲜活的模样,这里没有统一的成功模板,只有对生活最本真的回应:原来日子可以这样,不追速度,只酿浓度;不拼规模,只守真心。当江风拂过岛的轮廓,那些咖啡香、面包香、花草香,似乎都在说:这才是“岛主”二字最动人的注解。
来源:番禺融媒
策划:陈海生、孙轶英
文字:代红燕
图片:许兴尧(部分图片受访人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