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4年新晋独角兽数量全国居首

作者 李荣华 2025-07-18 17:29

7月18日上午,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在深圳开幕。会上发布的权威报告显示,2024年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达13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新晋总量的四分之一。

作为全国工业第一城、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深圳近年来持续加码独角兽企业培育工作。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强在致辞中表示,今年3月深圳出台《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构建从发掘培育到金融赋能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依托深交所等头部金融机构和超万亿规模的产业基金群,深圳正持续优化“政策+资本+人才”创新生态,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集聚高地。

中国企业联合会驻会副会长李冰指出,2024年中央多项重要会议明确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深圳作为改革前沿,今年已连续出台四份专项培育计划,形成精准政策供给体系。数据显示,深圳42家独角兽企业中66.7%集中在硬科技领域,企均发明专利达141件,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随着注册制改革深化和资本市场完善,我国正加速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主体。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谢磊介绍,深圳已成为培育硬科技独角兽的沃土。交通银行发挥全牌照优势,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近三年为深圳科技企业提供超千亿融资支持。作为联合主办方,交行深圳分行将继续发挥“交银科创”体系优势,重点支持5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

大会发布的《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显示,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72家,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行业分布上,集成电路以56家企业、1618亿美元估值连续四年领跑,商业航天以150%增速成为增长最快领域,前沿科技企业占比高达70.2%。地域分布呈现“3+X”格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集聚85%企业,其中北京75家、上海59家、深圳42家(含13家新晋)形成第一梯队。资本层面,人民币融资占比升至74.3%,国资参与度达60%,投资重点向“卡脖子”技术领域倾斜,反映出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转向。

深圳独角兽企业发展表现突出,42家企业总估值达1599亿美元,平均估值37.1亿美元。13家新晋企业包括引望智能、荣耀、元象XVERSE、康诺思腾等,涵盖智能网联、智能硬件、VR/AR、手术机器人等多个硬科技领域,其中拉普拉斯为同年新晋并上市企业。

深创投发布的报告显示,深圳4家超级独角兽贡献56%估值,215家瞪羚企业中30家超级瞪羚营收增速超100%。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的瞪羚企业拥有1676件发明专利,乐聚机器人实现人形机器人90%国产化率,基本半导体碳化硅器件应用于比亚迪新能源车,彰显硬科技实力。

空间布局上,南山区集聚48%的独角兽企业和34%的获投瞪羚企业,总估值超700亿美元,估值贡献比45%;福田区因拥有荣耀、货拉拉等超级独角兽,总估值超490亿美元,估值贡献比31%;福田、坪山企业获投率超50%。

大会期间,“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指导,长城战略咨询等牵头筹建,发起单位覆盖粤港澳及北上广深,涵盖投资、银行、证券、智库、协会等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及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深圳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建表示,联盟计划三年内提供银行授信超千亿、创投资本超万亿,培育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300家,纳入梯度培育库企业1000家,助力一批独角兽成长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大公司。

深圳13家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

引望智能(智能网联)、荣耀(智能硬件)、元象XVERSE(VR/AR)、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杉川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礼鼎半导体(集成电路)、宏芯宇(集成电路)、创想三维(3D打印)、猿人科技(智能硬件)、拉普拉斯(清洁能源)、英飞源(清洁能源)、编程猫(互联网教育)、蕉内(网红爆品)。

南方+记者 李荣华

编辑 王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