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飞起来了!”AI课堂点亮深汕娃暑期生活

作者 陶清清 2025-07-22 06:31

00:31

想象一下,输入“一只会飞的猫”,AI瞬间生成奇幻画作;调整几个提示词,一段独特的旋律随之流淌……这是近日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党群服务中心上演的一幕。

这个夏天,华南师范大学“红树绿迹突击队”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人工智能素养课堂”,30多名乡村孩子第一次亲手“玩转”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惊叹声此起彼伏。此次“智教筑梦”夏令营,将AI教育火种播撒向乡村。

“AI魔法”初体验:乡村娃玩转生成式创意

“哇!猫真的飞起来了!”“这是我‘拍’的未来我的样子!”在突击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分组协作,兴奋地输入“一只会飞的猫”“未来职业照”“客厅里的小狗”等各种天马行空的提示词。屏幕上,AI根据指令快速生成出充满想象力的画作。音乐创作环节同样热闹,简单的文本提示就能激发AI谱出独特旋律。

“很多孩子听说过AI,但缺乏深度接触,更不知道怎么创造。”突击队成员陈群带观察到,“今天他们上手特别快,小组合作调整提示词、优化作品,展现了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实践,是打开乡村孩子科技视野最好的钥匙。”

为何而来?助推人工智能进乡村

这场点燃孩子们科技热情的AI课,源于一个次大胆的尝试。

在7月18日的夏令营开班仪式上,突击队负责人表示:“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乡村地区的人工智能教育仍需加强。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支持下,我们决心把AI素养培育作为课程实施的要义。”

为此,团队精心打造了以“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整合了“建筑创意实践”“橡筋动力模型飞行”等多元内容,联动高校力量、志愿者和专业社工,只为给深汕孩子带来一个“科技感”爆棚的暑假。

为了让来自不同学校、年龄的营员快速融合,夏令营精心安排了破冰活动。“发现同伴的美,并传递下去,这是我们夏令营的基调。”突击队负责人说。

不只AI!湿地运动会乐享生态与协作

除了AI科技启蒙,夏令营也注重生态教育。

一场“趣享夏日时光,共探湿地家园”趣味运动会火热举行。寓教于乐,孩子们在“湿地动植物排排坐”中认识生态链,在“垃圾分类竞速赛”和“团队合作接沙包”中挥洒汗水、学习环保知识、强化团队协作。学生们通过参与还能兑换突击队自主设计的“绿美深汕”主题文创纪念品。

一次输入,一幅奇画;一次点击,一段旋律。华南师大学子的深汕之行,不仅是一次暑期实践,更是一次将AI教育普惠乡村的扎实行动,为助推人工智能进乡村贡献了青年力量。

南方+记者 陶清清

通讯员 凌颢元 刘睿


编辑 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