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联结在外潮籍医学专家,助力汕头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这场大型学术活动以丰富成果作答。7月12日至13日,“汕头市在外潮籍医学专家委员会(潮医智库)第三届深汕医院高质量发展(区域健康共同体建设)经验交流学术会议”在汕头市华侨医院(澄海区人民医院)举行。
会议上,“联合医工创新研发中心”等一批重要合作项目落地,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区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医药融合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推动区域医疗协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多个重要合作项目落地
近年来,汕头聚力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在此过程中,潮医智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临床诊疗、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汕头全方位、系统化的精准帮扶,并搭建起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汕头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发挥重要“外脑”作用,本次会议聚焦构建“区域健康共同体”,积极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和人才,推动一批重要合作项目落户汕头市华侨医院。
会上启动了“联合医工创新研发中心”项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余艾冰担任中心主任,依托大湾区大学的科研力量和工程技术,以汕头市高新区、汕头市华侨医院为平台,推动医学与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
会议还启动了潮医智库深圳分会帮扶“汕头市华侨医院通过国际医院认证”项目、深圳市宝安区帮扶“澄海区急诊急救体系规范化建设”项目,并举行汕头市华侨医院顾问和名医专家聘书颁发仪式,加强深汕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此外,“汕头市华侨医院肿瘤分院”在会上揭牌成立。
深圳与汕头同为经济特区,情谊深厚、合作紧密。汕头市副市长李钊表示,本次大会以“深汕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为抓手,融合三明医改智慧,汇聚多方先进理念,将为汕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路径,进一步深化深汕两地的务实合作,探索建立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
学术研讨共话创新发展
7月12日,中医药融合创新研讨会在汕头市华侨医院率先开展。来自中山大学、广东省中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安康市中医学会、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治未病与慢病管理、针灸标准化研究等展开探讨与分享,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创新。
深圳市在健康共同体建设、现代医院管理、智慧医疗创新等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三明市在公立医院改革、薪酬制度改革中树立的全国标杆实践,均成为学术交流会议的重要内容。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通过分享深圳、三明、广州等地医疗卫生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先进探索,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数字化助推医疗新生态、AI疾病全流程医学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等前沿实践也成为会议研讨焦点。多位专家从不同维度切入,带来精彩的学术交流与分享,提出了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的思考方向。
借活动举办契机,会议期间,来自广州、深圳及汕头本地的中西医名家、教授齐聚汕头市华侨医院,联合开展义诊活动,吸引近500名市民到场咨询就诊,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带来的便利。
南方+记者 张晓宜
通讯员 陈健星 黄丽璇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