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清远“年中报”出炉:以稳打底 以进提气

南方日报·清远观察  2025-08-01 08:33

2025年8月1日《南方日报·清远观察》AⅡ01版。

2025年8月1日《南方日报·清远观察》AⅡ01版。

盛夏的北江,千帆竞发;活力的清远,万象更新。日前,2025年上半年清远市经济运行简况出炉。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清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68.55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9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85.87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540.70亿元,增长4.2%。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清远正以昂扬的“加速度”,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清远正以昂扬的“加速度”,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纵观清远上半年,工农商旅多点开花,勾勒出一幅“稳”字打底、“进”字提气的发展画卷。

工业筋骨渐强

新兴动能挑起增长大梁

走进豪美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占地500亩的厂房里,“铝”字号产品——铝合金精密加工件、汽车及轨道交通用铝型材生产如火如荼。企业的忙碌,正是清远工业“稳中有进”的生动注脚。上半年,清远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

上半年,清远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图为泛瑞新材生产线。

上半年,清远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图为泛瑞新材生产线。

细分领域里,新动能的崛起尤为抢眼。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51.1%的增速领跑,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紧随其后,实现20.0%的增长。这背后,是清远企业近年来深耕新材料产业的厚积薄发。

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同样表现不俗。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1%,汽车制造业增长12.9%,折射出清远“智能制造”转型的成效。截至上半年,清远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主体工程进度已超九成,园区内已拿地企业共14家,占地面积共962亩,总投资135.98亿元,年产值约98.34亿元。

传统产业的升级则为工业增长筑牢根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0%,通过技改投入和绿色转型,清远有色金属产业附加值持续提升。记者从清远高新区获悉,上半年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8.8%。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反映地区经济状况与开放活力的晴雨表。第137届广交会期间,清远65家企业携158个展位亮相,涵盖新能源、汽车配件、智能家电等多个领域,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为外贸注入了强心剂。上半年,清远进出口总额311.01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进口总额185.83亿元,增长16.0%。

投资结构优化

重点领域筑牢发展基石

7月22日上午,在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大湾镇,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黄茅峡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135亿元,建成后将为北江流域防洪体系补上“关键拼图”。

今年以来,清远市在交通、水利和教育等关键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此前,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显示,清远共有53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229亿元,其中今年计划投资177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交通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和民生教育工程等,将为清远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推动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4%,为经济发展强基固本。

制造业投资的逆势增长尤为关键。上半年,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3%,一批优质项目的落地为产业升级蓄力。4月,广东清远高新区29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动工、投产,总投资超126.87亿元。其中,清远市合意氟塑电线有限公司在清远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年产8000吨高性能环保含氟制品及其电线项目,投资金额为1亿元。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拉动即期投资,更将为清远培育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燕湖新城”建设加速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已部分开放。

“燕湖新城”建设加速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已部分开放。

城市更新与县域投资同样亮点纷呈。“燕湖新城”建设加速推进,图书馆、博物馆已部分开放;3月28日,连州市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活动,连州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的重大项目共65个,总投资达234.93亿元。

农业根基稳固

特色农产品铺就富民之路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今年上半年,清远鸡全产业链产值68.37亿元;西牛麻竹笋种植面积100.53万亩,全产业链产值32.45亿元;英德红茶种植面积18.6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47.53亿元。农业的稳步增长,为清远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2025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257.1亿元,同比增长5.8%。

农业的稳步增长,为清远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目前,英德红茶种植面积18.6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约47.53亿元,同比增长23.29%。

农业的稳步增长,为清远经济提供了坚实支撑。目前,英德红茶种植面积18.65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约47.53亿元,同比增长23.29%。

特色农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成效显著。2025年,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51.78亿元,位于全国红茶类第一位,英德市还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红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清远鸡、英德红茶先后列入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清新桂花鱼、连南大叶茶列入地理标志产品,连州菜心、西牛麻竹笋获“岭南生态气候优品”称号。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引领作用持续凸显。目前,全市已累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8个,实现一县一园(或多园),辐射带动70个乡镇,联农带农超18万户。

数字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则打开新空间。英德市建设了10余条自动化茶叶生产线,完成从靠人工检验向自动控制转变。

从工业车间的机器轰鸣到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从商圈的人声鼎沸到景区的欢声笑语,清远上半年的经济答卷写满了“稳中求进”的坚韧与活力。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清远正以昂扬的“加速度”,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亮点

三产活力涌动 消费市场活跃

周末的城市广场、顺盈时代广场,人头攒动的餐饮店、订单纷飞的网红奶茶店,处处透着消费市场的暖意。上半年,清远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3%,较一季度加快4.1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的复苏态势愈发明显。

乡村消费的崛起成为新亮点。连州市东陂镇的连州现代食品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将包装精美的腊味打包发往全国各地。清远农产品上行渠道持续畅通,清远鸡、英德红茶等特色农产品通过文博会展出、直播带货等方式走向全国,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激活了乡村消费潜力。

文旅融合则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上半年,清远接待游客达117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百亿元。在清远长隆度假区,森林王国、长颈鹿城堡酒店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连南瑶族自治县,“长桌宴+瑶族舞曲”文旅套餐让游客流连忘返;英德市九龙峰林小镇,农耕体验与民宿经济结合,成为大湾区市民短途游的打卡地。

清远正加速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周末游、康养游市场持续升温。5月底,随着清远首批两艘纯电游船下水试航,飞来寺、飞霞、飞霞渡口码头交工验收,进一步促进清远与珠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水上观光旅游,为区域旅游合作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立楷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策划:达海军

统筹:刘秋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