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两江”教育发展新动作,禅城两所学校牵手佛山一中

作者 阎锋 2025-05-09 14:31

继5月7日佛山市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启动,5月9日,禅城教育迎来喜讯。禅城区教育局与佛山市第一中学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引入市属优质教育资源佛山市第一中学品牌办学力量,佛山市第一中学禅城学校正式落户佛山市实验中学,佛山市第一中学附属绿岛湖学校正式落户佛山市禅城区绿岛湖学校。这既是对“环两江”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的积极响应,也是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禅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现场嘉宾为佛山市第一中学禅城学校及佛山市第一中学附属绿岛湖学校揭牌。南方+ 阎锋 拍摄

佛山一中优质资源深度注入

两所学校发展探索各有侧重

今天的活动在绿岛湖学校报告厅举行,现场嘉宾为佛山市第一中学禅城学校及佛山市第一中学附属绿岛湖学校揭牌,并实地参观两所学校校园。

佛山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范自军表示,根据市区的统一部署,佛山一中与禅城区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建一中禅城学校和一中附属绿岛湖学校两所学校。此举既有利于禅城尤其是禅西片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佛山一中办学空间的拓展和内部力量的激活。

范自军介绍说,佛山一中将全程参与这两所学校的发展建设。具体来看,佛山一中禅城学校与佛山一中同属于高中学段,佛山一中将结合一中禅城学校扩容改造的大好时机,一方面,通过与佛山一中禅城学校的课程兼容、联合教研等方式,为提升普通生的教育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全力做好体育、艺术等特长生的培养规划,是特长生培养成为一中禅城学校发展的拳头项目。

学子们的精彩表演。南方+ 阎锋 拍摄

而佛山一中附属绿岛湖学校与佛山一中属于不同学段,瞄准附属绿岛湖学校小学、初中学段的特点,将循着12年贯通培养的方向进行顶层设计。未来的探索既要符合本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又兼顾上下贯通、一以贯之的原则,把三个学段连成一条“顺滑的曲线”。

绿岛湖学校目前在校学生2600多人。南方+ 阎锋 拍摄

佛山一中附属绿岛湖学校负责人表示,绿岛湖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目前在校学生2600多人。挂牌佛山一中附属绿岛湖学校后,将在办学理念融合、教师队伍成长和课程建设上发力。这其中,老师的成长是学校的核心任务之一,有好老师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基于国家新课标来开展符合学校特点、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也是核心工程之一。

两所学校要找到“完整打法”

担起区域教育“增长极”重任

5月7日,佛山市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启动,并正式发布《佛山市推动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标准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扎实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佛山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品牌学校签约仪式。南方+阎锋 拍摄

在佛山以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引领,全面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之际,禅城教育主动融入大局、先行示范。

“两所学校的落地,承载着区委、区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更寄托着人民群众对家门口好学校的热切期待。”禅城区教育局局长刘佑荪表示,佛山一中作为市属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卓越的教学成果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此次与禅城区教育局深度的战略合作,既是对《方案》的积极响应,也是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刘佑荪寄语两所学校要把握机遇,高站位规划学校发展。主动对接佛山一中,融入其 “三层五院” 课程体系,推进小初高贯通培养,提供公平优质教育。

“要凝练特色,找准新的赛道,高标准打造教育品牌。”刘佑荪强调,在与佛山一中优质教育资源合作的过程中,要发挥佛山一中的专业引领作用,优化学校管理团队,提升管理效能,建设好协同管理机制;要深化教师交流,通过跟岗挂职锻炼等政策通道,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要强化教研的联动,形成主题化、系列化和序列化的教研体系。两所学校要借助于佛山一中的优质力量加强校本教研的常态化、教学教研的一体化,形成“完整打法”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争创全市“五好教育”的示范校。

同时,要加强示范引领,高格局构建教育生态,承担区域教育 “增长极”责任,通过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等,带动周边学校,助力禅城形成优质教育新格局。

此次市区携手,禅城区将借力佛山市第一中学的优势,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将市一中禅城学校和附属绿岛湖学校办成推动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品牌标杆,引领带动更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培育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为打造“佛山之心”、奔赴“六最”现代化禅城提供坚实教育支撑。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通讯员 禅教宣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