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职教兴市,茂名有为

作者 叶洁 2025-05-23 10:28

成功创建“省现代职教综合改革示范市”,实现“国家级农村职教示范县”县域全覆盖;省重以上中职学校占比达92%,居全省前列;2024年省技能大赛中,获奖总数稳居粤东西北地市首位……近年来,茂名职业教育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16万职教生为地方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荔红映匠心,十载育英才。今年是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的第十一个年头。十多年来,茂名职业教育以服务区域产业为核心,构建起“专业—产业—就业”联动机制,形成高等教育、中职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的特色体系。

5月20日,茂名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启动。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初见成效之年,站在新的节点上,茂名职业教育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引领,正朝着“职教强市”目标阔步前行。

5月20日,茂名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启动。

5月20日,茂名市职业教育活动周正式启动。

围绕地方所需

专业链对接产业链

当前,茂名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基地”,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空前迫切。今年春,在省“百万英才汇南粤”政策牵引下,茂名释放出2.8万个优质岗位,其中不乏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产业岗位。

石油化工是茂名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石油化工是茂名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血脉相连。石油化工、现代农业、建筑业是茂名三大千亿级产业。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上,茂名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卫兴指出:“要聚焦石化、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支柱产业,优化专业布局,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打造职教强市。”

专业调整的每一步,都紧跟产业发展的脉搏。近年来,茂名淘汰12个低效专业,新增新能源、新材料等8个紧缺专业,围绕石化、农业等主导产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建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双对接机制,让毕业生成为企业的“即战力”。

这种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正在结出硕果。围绕石化产业需求,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与东华能源合作共建,开设了氢能技术应用等新兴专业,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该校宣传部部长王定康介绍:“2023-2024学年学校招生专业39个,有36个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92.30%。”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与欣旺达签订产业学院协议。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与欣旺达签订产业学院协议。

企业参与办学的模式不断创新。去年底,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与欣旺达签订了产业学院协议,共建新能源智造产业学院。据了解,目前学院联合企业成立9个产业学院,集聚专兼结合的师资资源,侧重开展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建实训基地,促进“双精准”对接,实现双主体育人。

系列探索,正与省级战略同频共振。2月24日,全省教育大会提到,广东正不断将职业教育的改革势能转化为产业人才动能,为破解产业转型升级要题激活“一池春水”。茂名市教育局高职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茂名将推广‘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让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全过程,真正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两校入选“3+4”试点

职教学子升学通道再拓宽

5月3日,广东省2025年中职学校与本科高校“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名单出炉,茂名两所中职学校上榜,分别是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和化州市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

茂名两所中职学校入选“3+4”试点学校,今年共计划招生70人。

茂名两所中职学校入选“3+4”试点学校,今年共计划招生70人。

“3+4”试点即:初中毕业,中职就读3年,随后转段考核直接进入对口本科入读4年,毕业可获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总学制7年。业界普遍认为,这是广东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一次尝试,有利于更好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事实上,这并非广东首次尝试拓宽职教升学路径。近年来,广东已构建起多元化的职教升学体系,包括“3+证书”高考、技能大赛获奖免试升学、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培养等多种方式。这些举措有效打破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让更多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发展道路。

茂名职校将真实的生产线搬进课堂,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练就一身“真功夫”。

茂名职校将真实的生产线搬进课堂,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练就一身“真功夫”。

在茂名,通过职业教育打破学历“天花板”的学子不在少数。去年,就读于茂名市南方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陈贞良在今年“3+证书”职教高考中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今年,高州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共3名学子考入岭南师范学院和韩山师范学院,圆梦公办本科院校,用实力证明了职教生的无限可能。

随着升学渠道的不断拓宽,茂名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近年来在中招志愿填报中,选择职业院校的高分考生越来越多。如2024年秋季,中考成绩640多分的潘裕琪同学,选择就读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据统计,2025年茂名市中职生本科上线率已突破15%,专科上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职教高考让更多学生实现“大学梦”。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中斩获银奖。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中斩获银奖。

值得一提的是,技能大赛已成为茂名职教学子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去年,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和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分别斩获银奖和铜奖;今年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茂名代表队更是取得了6个一等奖、24个二等奖和80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获奖总数达110项,继续领跑粤东西北地区。

为更好地支持学生成长,茂名市正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智慧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等举措,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预计到今年底,全市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率将超过90%,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平台。

服务力量下沉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五月荔红,好心茂名处处洋溢“好丰景”。漫山遍野的荔枝压弯枝头,田间地头里、电商直播间中,职校学子正热情洋溢地为“茂名荔枝”代言。从种植技术到直播带货,青春力量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

茂名有“中国荔乡”之称。

茂名有“中国荔乡”之称。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地处粤西的茂名,既是人口大市,也是教育大市,让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道教育必答题。

秉承“镇域所需、高校所能”的理念,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以来,茂名6所高校与县区12个镇签约结对,在人才、产业、服务等多领域开展全面共建合作,将职业教育势能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

2024年“十万电商卖荔枝”,展现职校学子青春身影。

2024年“十万电商卖荔枝”,展现职校学子青春身影。

“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罗非鱼和高凉菜)是茂名地区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50亿元。每年荔枝季,茂名市教育局牵头组织职校师生开展“十万电商卖荔枝”活动。数千名师生运用专业知识,拓展销售渠道,保障农户的经济收入。在化橘红产业领域,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团队主持和参与6项化橘红种植、流通、加工领域的地方标准制定,推广“高校+政府+农业合作社+种植户”模式,促进种植户每年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实现“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

职业教育的赋能效远不止于产业领域。在公共服务方面,茂名高职院校开展“送教下乡”“送课下乡”等活动,每年12.5万名教师生助力县域“三所学校”和县中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参与“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专项工程,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超5万人次,带动县域餐饮、家政服务业产值增长18%。

随着信宜、高州、化州相继获评“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茂名已实现示范县创建全域覆盖。从市县到镇村,四级职教网络日渐完善;从课堂到田间,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这条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茂名路径,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示范效应。

撰文:叶洁 通讯员 黄春贵

编辑 李阳诗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