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吸客近10万,博罗这片万亩茶园靠什么出圈?

作者 廖钰娴;王昌辉 2025-05-06 09:05
00:30

“五一”吸客近10万,博罗这片万亩茶园靠什么出圈?

生活在博罗县柏塘镇的人们,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的场景。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柏塘镇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同比增长约70%。当中的大部分游客,都集中在万亩茶园。而吸引他们前往此处的,正是一家开在茶园里的网红咖啡店。

以茶产业著称、却一直缺乏知名景区这个小镇,为何能靠一家“村咖”逆袭出圈,成为文旅新地标?锚定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柏塘镇又有哪些新行动?

“茶+咖啡”改写流量密码

早在一个多月前,“茶园咖啡”就频上热搜。

3月底,在位于柏塘镇罗塘村的万亩茶园,一家名为“逸山海·小茶园”的咖啡店开业了。独具特色的茶园梯田景观,让这家开在村里的咖啡店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很多游客来这里就是为了在那个角度拍一张照片,这也是当下人们旅游的主要需求之一”,作为多家精品民宿和乡村咖啡馆的主理人,谯彭深谙其中的“流量密码”,“这是当下最时兴的微度假产品,只要花一下午的时间,游客就能完成一次浅层次度假。”

诸多热点的叠加,让这家“村咖”迅速走红。开业一周左右,“逸山海·小茶园”就登顶知名网络社交平台的首页,全网曝光量达到6000万。与之相应的,是接踵而至的人群——开业不久后的清明节假期,这家咖啡店迎来首次客流高峰,平均每天到店人数约1万。

在谯彭看来,茶园咖啡店的最大“爆点”正是当地难以复制的万亩茶园景观和悠久深厚的茶文化。

西接罗浮山、南靠象头山的柏塘镇,拥有近千年的山茶种植史,至今已孕育近60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国“一村一品”(茶产业)示范镇和“广东省十大茶乡”。2019年,柏塘镇获批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山茶专业镇;同年,柏塘山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茶叶种植最为集中的罗塘村,柏塘镇打造了万亩茶园,并铺设1.5公里茶园栈道,形成茶园景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不过,真正点燃万亩茶园文旅爆点的,却是与传统茶饮似乎互为“竞品”的咖啡。据不完全统计,自这家“村咖”开业以来,柏塘镇已累计接待超20万人次游客。在这里,人们除了可以品尝到一般咖啡馆菜单上的美式和拿铁,还能享用由当地柏塘山茶制成的冷萃茶等特色饮品。

茶园咖啡店的火爆,还带动了柏塘全镇的其他相关行业。柏塘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一个多月来,柏塘镇民宿入住及游客餐饮消费同比均有大幅上涨,其中,民宿入住同比增长超30%,游客餐饮消费同比增长近200%。

万亩茶园的“流量密码”由此改写。“这是一种轻投入、重运营的新文旅模式,依靠纯天然的自然景观打造,有很强的可推广性。”谯彭告诉记者,目前他已在省内外多地选址,打造更多以森林景观和海景为主题的乡村咖啡馆。

新文旅之“新”,还“新”在全新的业态共生模式。如今,围绕茶园咖啡店,不少村民做起了新的营生——一些村民向游客租售汉服等特色服装,并现场提供商业拍摄服务;另一些村民支起铁锅,现场带游客体验从采茶到制茶的全过程……从“村咖”起步,过去的农户正化身为旅游从业人员,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互相“哺育”,撬动乡村文旅经济的新增长点。

“土特产”产地迭代文旅新地标

在柏塘,乡村咖啡馆成为新景点,激活了全镇服务业的脉搏。

统计显示,“五一”期间,柏塘镇民宿入住率达100%,酒店入住率约90%,入住率较平时周末增长约30%。餐饮店用餐人数较平时周末增长近一倍,营业额平均增长约150%。

为了迎接这波新流量,早在4月底,柏塘镇就开始谋划“五一假期期间万亩茶园景区周边的交通和配套设施建设。此次“五一假期,除了对Y430双罗路部分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措施以外,柏塘镇还在万亩茶园增设临时卫生间,并安排志愿者在现场维持秩序,确保旅客安全和交通通畅。

“五一”期间,每到午后时分,万亩茶园周边的道路总是停满了来自周边城市的车辆。不少来自深圳、广州乃至粤东西北等地的游客,驱车数小时来到这里,就为了到茶园咖啡店打卡拍照。

在茶园里,不少村民在栈道上摆摊,卖起了茶叶、瓜果等“土特产”以及奶茶、卤味等食品。“我们新炒的春茶,一天就卖了100多斤。”在咖啡馆门外不远处摆摊的罗塘村村民黄女士说,这相当于平时半个月的销量。除了贩卖成品茶叶,她还在现场自家的茶园开放采摘,让游客体验采茶的乐趣。

距离茶园大约3公里的圩镇上,各家食肆也因此迎来客流高峰。柏家旺酒楼负责人郑岸良发现,自茶园咖啡馆开业以来,自家饭店的营业额增长了2-3倍。相较于以往常常见到的老面孔,如今的食客中,更多是从未见过的新面孔。“外来游客更多了,现在生客的数量占到八成以上。”郑岸良说。

和柏家旺酒楼一样,同在圩镇的罗浮金秋和东盛乐农庄两家饭店,近一个月以来的营业额增长达到近200%。

“要先吸流,才能引流。”在谯彭看来,过去柏塘镇已经集聚了精品民宿等乡村文旅业态,要为这些产业注入活力,就必须用足够的看点吸引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把消费力留在当地,才能推动各相关服务行业的良性发展。

在柏塘镇茶叶产业协会的统筹下,如今,在万亩茶园通往咖啡店的栈道上,沿途都放置了周边餐饮店和民宿酒店的广告牌。在茶园咖啡店“打卡”结束的游客,在广告指示牌的引导下,游客纷纷前往镇上用餐和住宿。茶园咖啡吸引而来的“人气”,转化成为支撑柏塘镇服务业兴旺发展的“财气”。

联农带农开启“3.0版本”

在柏塘镇,茶产业历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柏塘镇七成以上的人口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仅山茶种植农户就有6000多户,人数达到2万多。2024年,柏塘镇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到4.32万亩,茶叶产量2188吨,实现产值超10亿元,带动茶农每户收入15万元。

2024年,柏塘镇党委、镇政府牵头指导成立茶叶产业协会,联动广东省农科院茶科所、华南农业大学等专业机构和高校协助制定柏塘茶产业行业标准,统一种植管理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生产标准、统一销售渠道、统一市场监督和溯源,整体打造“罗浮有茶·茗曰柏塘”三产融合品牌。柏塘山茶产业由此迈上了品牌价值重塑的新旅程。

截至目前,已有近70家企业入驻柏塘镇茶叶产业协会,涵盖茶企、农村经济合作社、民宿、餐饮等。其中,当地多家高端精品民宿加入成为会员单位,在开拓山茶销路的同时,也为当地茶文化的产业链延伸挖掘更多潜能。

不仅如此,即将完工的柏塘镇一二三产融合茶叶产业园项目,也将成为联农带农的新平台。位于万亩茶园中心区、总投资约3.66亿元的这一项目,将打造成为集茶叶研发、生产、加工、展览、茶文旅体验于一体的茶产业综合体,建成投产后茶叶年产量可达30万斤,将成为惠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茶产业基地。

凭借原材料收购、茶山租赁、承包种植、订单作业、科学化种植示范等产业模式,按照测算,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采购茶青160万斤,茶产业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直接带动3000多人就业。

从一片茶叶到一条产业链,更大的就业空间正在释放。面对农业人口占比高、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在落实“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柏塘镇以劳动力规划为抓手,聚焦本地茶产业、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精准施策破解“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难题,让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有奔头”。

过去一年,通过健全镇域劳动力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柏塘对全镇闲置劳动力和空缺岗位进行全面摸底,形成劳动力规划需求、供给、对接“三张清单”。2024年全镇新增本地就业23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同比下降18%,茶产业用工缺口减少70%。

就业数字增长的背后,是乡村人口就业质量的提升。在茶园咖啡店,村民们有了新的工作——咖啡师、布景师、店员……他们正是柏塘镇在实施劳动力规划中培育的新职业群体。结合柏塘山茶、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柏塘镇引入专业化培训资源,开发出制茶师、民宿管家、电商主播、乡村导游等新岗位,锚定企业需求,因人施策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吸纳留守妇女、中老年人等闲置劳动力灵活就业。短短一年时间里,就为当地新增500多个就业岗位。

新的业态之下,新的就业生态悄然生长。以劳动力规划为“笔”,柏塘镇推动特色产业联农带农的答卷,正在开启“3.0版本”。

采写:南方+记者 廖钰娴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王昌辉

编辑 南小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