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探查陆河“甜蜜事业”

作者 彭骏 2025-05-20 19:03

520,是什么日子,许多人一定说这是一个新的情人节,但在联合国的日历里,这一天是世界蜜蜂日。

“嗡嗡嗡……”循声踏入陆河陂坑村蜜蜂养殖基地,山坡上,一座座小木屋星罗棋布。如果凑近一瞧,还有几只活泼的小蜜蜂飞出,似在“招呼”。

传统产业的守艺与创新

陆河县是华南地区养蜂最多的地区之一,全县养殖蜜蜂达5.6万余群,其中又以新田镇养蜂业历史悠久,养蜂基础好。北部激石溪、湖坑、陂坑等山区村落农户家家都有养蜂习惯。

同时,新田镇蜜源植物丰富,达到160多种,其中主要蜜源植物5种(鸭脚木、乌桕、毛柃、荔枝、龙眼),新田镇养殖中蜂有3.2万余群,年产蜂蜜800余吨。

2012年3月,陆河县集祥蜂业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为中国养蜂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广东省养蜂学会理事单位。

新田镇也抓住这一契机,邀请国内专家到新田镇养蜂合作社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并向市场推广了“方便装蜜蜂水”。

据了解,目前新田镇养蜂规模从千余箱发展到上万箱,养殖户从十几个小户发展到近七十户,养殖户户均年增收5万余元。

产业链上的“甜蜜烦恼”

新田镇养殖的蜜蜂是华南型中华蜜蜂,且有半数以上的蜜粉源植物是野生植物。蜂蜜食用价值高,是优良的保健食品,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在养殖基地的基础上,新田镇已建成一家规模较大的蜂蜜加工厂,拥有1个生产车间和3条生产线,研制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年产值可达500吨,构建起集育种、养殖、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蜜蜂产业体系。

新田镇蜜蜂产业发展虽然历史悠久,基础良好,但是在技术上仍有落后。

在新田镇蜂蜜生产车间,所生产的蜂蜜仍以基础产品为主。“虽然我们的蜂蜜品质很好,但想要打造‘高端蜂蜜’品牌,一是需要宣传推广,二是要通过数据指标来背书品质。”陆河县集祥蜂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丘志辉表示。

不只是新田镇,陆河县的各家养蜂合作社所生产的蜂蜜产品,大都存在“优质蜜当原料低价卖出”的现象。

新田镇蜜蜂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是销售,针对这一困境,新田镇也在努力找寻提高蜂蜜附加值的出路,如整合各种资源,集合各种要素,对各养蜂户、蜂产品加工营销企业进行行业管理,支持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外销、推销蜂产品。

围绕产业链延伸的方向,新田镇还确立了“以旅游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蜜蜂技术先进IP化的主题旅游,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集“种蜂繁育、蜜源种植、饲养联合、科研孵化、内外贸易、观光体验”六位一体的全产业链,高标准打造新田本土“甜蜜产业链”“甜蜜示范带”,让“甜蜜小镇”成为新田镇一张闪亮名片。

相信在坚实的传统产业基础和有力的政策引领双重加持下,蜂蜜产业将成为助推陆河县乡村振兴不断发展的有力支点。

南方+记者 彭骏

编辑 牛攀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