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兴县太平镇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按照“拆、清、种、建、管”五维工作法,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新生。在这场“空间革命”中,党员干部成为“红色管家”,群众变身“家园设计师”,共同谱写“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太平篇章。
“红色引擎”驱动
党员包片唤醒“沉睡资产”
太平镇创新“1+1+1>N”党建联动机制,通过“党委统筹、政府落实、部门联动、企业助力、群众参与”的协同模式,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通过划分党员责任区,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带动群众将拆除违建后的零散地块转化为功能性景观空间。据统计,全镇已建成小菜园280个、小花园79个、小果园51个、小公园22个,新增公共绿地170亩,种植乔木3.5万株。同时聚焦“红星闪耀·富美太平”乡村振兴示范带公共空间潜力,盘活沿线边角地块,规范建设12个生态停车场(860㎡),补足乡村旅游与公共服务短板。
“土地管家”妙招
三级联动破解“碎片化困局”
为破解耕地碎片化难题,太平镇创新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三级托管体系,由村委会作为土地流转服务点,将村民分散的土地整合成片后整体流转,通过签订《委托代管意向书》和《耕地代耕协议书》实现“化零为整”,既保障农户权益,又实现规模效益。今年,太平镇已成功推动204亩撂荒地复耕,规模化种植优质水稻和特色经济作物,实现“小田并大田、碎地变整田”的转型升级,土地产出效益显著提升。
“长效密码”解码
党群共治筑牢“反弹防护网”
为高效利用拆后土地资源,太平镇构建“规划—建设—管护”全周期机制,通过统筹整合党员先锋队、“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村级网格员和保洁队伍等多元力量,同时积极联动县直挂点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外出贤能及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各方资源,在技术指导、资金帮扶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对拆后待利用地块开展常态化巡查管护。目前,累计开展联合巡查63次,清理乱堆乱放点位228处。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同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用地行为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23份,有效杜绝乱搭乱建回潮现象,筑牢违规违法用地“反弹防护网”。
下一步,太平镇将持续深化“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果运用,以土地资源高效盘活为核心抓手,美化绿化环境,优化土地利用,提升公共服务,为新兴县“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贡献太平力量。
撰文:梁桂婵 梁泳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