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再响自然之辨,西樵山文化讲坛再开讲

作者 陈梦 2025-07-06 14:46

“今古一杯真率酒,乾坤几个自由身”。7月6日,西樵山文化讲坛(第三讲)活动在西樵山书院举办,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樵山文化促进委员会委员陈畅以“陈白沙心学的自然之辨及其在西樵山的回响”为主题开讲。南海区、西樵镇党政干部齐聚聆听西樵山理学发展简史,陈白沙心学的自然之辨及其在西樵山的回响,为赓续“最岭南”的城市文脉,擦亮西樵山文化品牌进一步聚强力量。

西樵山文化讲坛(第三讲)活动在西樵山书院举办。 南方+ 陈梦 拍摄

西樵山文化讲坛(第三讲)活动在西樵山书院举办。  南方+ 陈梦 拍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西樵山,山上的书院盛于明代而起于清代。明正德年代后,山上有四大书院,登山求学者甚众。对西樵山而言,这个“仙”正是在历史上不断涌现的才俊先贤。

陈白沙,即陈献章(1428—1500年),明代心学的奠基者,与西樵山“缘分”不浅。据介绍,明正德、嘉靖年间,陈白沙传人增城湛若水、王守仁弟子南海方献夫、理学名家南海霍韬等一代名儒相继在西樵山上兴修书院,收徒设教,传播学问,让西樵山成为广东士大夫重要的讲学之地,更奠定其“理学名山”历史地位。至清朝,西樵山还形成了以三湖书院为代表的、由乡绅贤达创办的乡间教育机构,孕育出诸如维新志士康有为等领时代之先的人物。

南海区、西樵镇党政干部齐聚聆听交流。西樵山书院供图

南海区、西樵镇党政干部齐聚聆听交流。西樵山书院供图

可以说,西樵山上书院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南海敢为天下先、兼容并蓄、家国情怀的人文精神。明代著名学者方豪有言:“西樵者,天下之西樵,天下后世之西樵,非岭南之西樵也。”

讲坛上,陈畅从西樵山四大书院与西樵大儒的“朋友圈”说起,在解题后分论“心之活力”、心学世界观、甘泉书院讲学的回响。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惠颜,西樵镇党委书记夏泽鸿等党政干部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交流。

岭南文脉,生生南海。在佛山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和“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建设的背景下,南海打造西樵山文化品牌,举办西樵山文化讲坛活动,旨在赓续“最岭南”的城市文脉,进一步推动西樵山文化的研究阐释及创新传播,推进南海区“1123”文化工程,赋能建设人文经济引领区建设。

在讲坛后,现场还开展了一场“问山集”访谈。 南方+ 陈梦 拍摄

在讲坛后,现场还开展了一场“问山集”访谈。  南方+ 陈梦 拍摄

“问山集”是西樵山文化促进委员会联合西樵山书院全新打造的深度对谈栏目,旨在助力把西樵山打造成为持续产生思想火花、艺术创新和人文对话的当代精神高地。在讲坛后,现场还开展了一场“问山集”访谈。清华文创院院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西樵山文化促进委员会主任胡钰与陈畅进行自由访谈,围绕理学名山的发展和传播进行对话。

撰文:陈梦 何锦婷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