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金秋
今天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已至
祝福你与家人团团圆圆
生活圆圆满满
所愿所盼皆能圆
台山人过中秋有哪些习俗?
一起来看看!
八月十五赏月,晚饭过后待月亮升起时,台山人会选择在门前空旷处、阳台或天台设桌,摆上各色应节美食,多数备有月饼、炒田螺、芋头包(或芋头糍)、佛爷公、棋子饼、柚子、椰子等,与家人围桌而坐,赏月聊天,品尝美食,共度这团圆的美好时光。
赏月当然少不了冬蓉月饼!冬蓉月饼是台山独具特色的中秋食品。2018年8月,“海宴冬蓉制作技艺”成功列入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冬蓉月饼的精髓在于馅料——必须挑选自然生长约150天灰皮冬瓜为原料,经过手工刨皮、去囊去籽、刨丝、水煮、过冷河、压水和翻炒等多个步骤。制作出来的冬蓉馅料呈一丝丝的透明状,像鱼翅一般。
冬蓉月饼形状大多为圆鼓形或小正方形,表面纹路清晰、色泽金黄、侧面部分饼皮呈乳黄色,底部周围无焦圈,皮薄馅多,入口软滑,甜而不腻。
台山人过中秋少不了“碌柚”!由于柚子外形浑圆,象征团圆之意,而且柚子和“佑子”同音,因而被人们认为有吉祥的含义,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柚子在台山的方言里面,谐音是“有子”,因此中秋节吃柚子也有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
在台山,剥柚子也有讲究。不少人会把柚子皮像削苹果那样,慢慢削成一整条长长的、卷卷的样子。削好后还会特意挂在门口或者阳台,据说这可以辟邪。
当夜幕初垂,那熟悉的、带着咸香与油润的气息便开始在街巷间流淌——这是芋头糍的味道,是台山人中秋记忆里最踏实的一笔!
中秋前后,台山有一种叫米芋的芋头正赶上收获的季节,米芋就是我们制作芋头包的主要食材。这种芋头肉质细腻,粘液丰富。将芋头加生姜刨成芋蓉,添加一些粘米粉和少许食盐,搅拌至放在手里不流不散开的状态,用来做芋头包的外皮。
当然,芋头包的馅料也是非常讲究的,一般会选择将菜果、广式腊肉、腊肠、猪肉、虾米等切成粒,炒熟后拌匀备用。将拌好的芋酱捏成皮状,然后放入拌好的馅料,再将其搓成包子状。猛火隔水蒸20分钟,美味的芋头包就出炉了。
刚出炉的芋头包最是勾人!外表呈油灰色,肤若凝脂、皮薄馅靓。咬上一口,韧劲刚好不发硬,浓郁的芋香,恰到好处的姜汁,混着油脂的醇香在嘴里漫开,口感丰富,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中秋这一天,台山很多人家里都会炒田螺吃!田螺是提前养了好几天的,吐尽了泥沙。将田螺的尾部敲去,再用紫苏、辣椒、姜蒜爆炒,那股鲜辣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
“嘬”田螺也有窍门!拿起田螺,先对准螺尾“嘬”一下,再对准螺头“嘬”一下,螺肉就顺势进入口腔之中。若实在掌握不了“嘬”螺的窍门,也可用牙签插入螺头挑出螺肉食用。
民谚称“三月田螺满肚子,入秋田螺最肥美”。在民间有“中秋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的说法,田螺更被赋予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好寓意。
中秋节,台山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莫过于“担灯笼” !大街小巷的孩童提着灯笼,在月光下欢乐地玩耍,手里的灯笼模样各异:有的是传统的纸灯笼,五颜六色;有的是新式的电子灯笼,款式多样;还有的是家人亲手做的柚子灯,十分可爱。
对台山人来说,这盏灯笼不仅是中秋的装饰,它还象征着“光明顺遂”,人们借它祈愿前路通畅、平安顺遂。老一辈给后辈送灯笼,更寓意着照亮后辈的前程,饱含对孩子健康成长、学业进步的祝福。
你家是怎么过中秋的?
今晚打算去哪里赏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台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方宝琳
来源:台山发布整理自台山融媒、fm904台山电台
投稿邮箱:tsfb001@qq.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