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大跨越”:核心指标增速领先全市|茂商兴电白③

作者 邓建青 2025-10-16 19:00

编者按:

又一届茂商大会到来。盛会之时,茂商共谋发展、共筑大业。于电白而言,在外发展的企业家已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借此机会,从电白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等成果出发,以此窥见茂商电白力量。

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位于电白电子信息产业园的网红消费市集“多巴胺小镇”试营业,既提升了园区业态功能和配套品质,也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城融合注入了新活力。与之相对应,过去几年,电白以“欣旺达”为链主引入一批上下游企业,正一步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扩容提质。

作为电白“1+4”产业园发展格局的一部分,电子信息产业园见证着打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型储能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在电白逐步崛起,具有电白特色的“3+3+4”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成型,也可延伸出电白工业园区的跨越式发展脉络。

从2020年至2024年,电白工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由13.35亿元增长至19.9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从3.43亿元提升至4.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自1.36亿元大幅增至9.26亿元。

进入2025年,电白产业园区经济质效双升,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2025年1—8月,电白产业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2.9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65%和29.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3亿元,同比增长121.6%,其中工业投资8.78亿元,同比增长138.9%,四项核心指标增速均位居茂名市各园区首位。

基于全市“五链共建”战略布局,电白规划建设总面积约7.32万亩的多个专业园区,包括电白电子信息产业园、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电白新材料产业园、马踏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和电白沉香产业园等,实现从“五链共建”到“多链融合”的战略升级,并由此向“1+4+8+N”产业园体系进化。

园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推动了项目建设不断跑出“电白速度”。

高性能稀土合金材料项目实现快速签约、快速立项、快速获批用地;欣捷安新能源汽车电子BMS生产项目达成“当年开工、当年试产、当年量产”;广东百翼锂电池基地项目6个月内实现从签约到投产;百强微电子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产业集聚助力下,企业发展活力迸发。从2020年到2025年,电白产业园区企业数量由163家提升至217家,规上企业数量由24家提升至33家。2025年上半年,电白产业园成功推动茂名市百强微电子有限公司新增为规上企业;下半年预计还将推动百翼、嘉宝、浩民等3家企业实现上规。目前,欣捷安、长盈科技等13家现有规上企业运行态势良好,百翼、嘉宝等8家潜力企业进入重点培育队列。

值得一提的是,电白产业园区近年来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优化创新服务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夯实了基础。

要素保障上,2020—2024年,电白工业园管理中心通过排查引导与倒逼转型,累计盘活闲置厂房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低效用地盘活成效显著,2023年盘活427.63亩,总量居全市第三,获得市级用地指标奖励20亩;2024年盘活324.67亩,跃居全市第一,赢得市级用地指标奖励50亩;2025年,此项工作持续深入,为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提供了关键的土地要素支撑。

营商举措上,一方面强化金融对辖区工业企业的支持,提供工业贷款、新兴产业信贷支持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设立产投基金、创新设立暖企基金,助企业形成资金合力。另一方面,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推行部门联审、“帮办代办”“妈妈式”服务,建立重点项目“七个一”和“企业服务官”工作机制,显著加速项目落地进程。

南方+记者 邓建青

制图:朱慧溪 邓建青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