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红十字会来学习,宝安区中心血站藏着这些“黑科技”

作者 苏国锐 2025-09-26 06:31

9月25日,深圳市宝安区中心血站的大厅里,32名来自老挝红十字会、国家血液研究所及各地血液中心的高级学员驻足凝视。屏幕上,无人机载着血液成分穿越山海的实时轨迹、流水线分拣血浆的画面,正反映着这座血站近30年的发展蝶变。

这场以《中国式现代化血站的宝安实践》为主题的交流,不仅是中老血液安全领域的深度对话,更让“宝安数智供血”的经验,成为跨越国界的实践参照。

据介绍,建站之初,宝安区中心血站采血仅823人次、全血采集量0.226吨、单采血小板5个治疗量。如今,这三项核心指标已飙升至4.82万人次、15.15吨、8837个治疗量,最高增幅达1767倍,采供血总量稳稳跻身广东省前十。

“十四五”以来,宝安区中心血站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在“全流程无人化”赛道上,2021年落地的国内首套“一体化智能血浆库”,借助RFID电子标签,血液从贴签、分拣到低温存储全由机器完成,医院“按单出库”效率提升近3倍;同年投用的“智能献血自助一体机”,把原本15分钟的流程压缩至5分钟。

在“安全与效率双提升”领域,广东省首条全自动血液检测流水线,以自动化操作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工作效率显著提升;2022年亮相的全国首台大通量ATM式标本自动交接系统,实现“十秒扫码300个标本”的速度,实现标本交接“智能化+自动化”。年底推出的“智能化采血设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确保数据不可篡改,每年减少90%纸张消耗。

2023年,国内首个“空地一体”智慧应急供血模式启动,广东首批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开通。目前,24小时无人机送血服务覆盖8家医院及2家血站,累计飞行14200架次、零事故运送各类血液成分,效率提升超60%。

2024年底,“全自动血液交接冷藏系统流水线”攻克全血无人化交接难题,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与血液破损风险。

如今,宝安区中心血站的智能化实践已获多项国家级认证,每年节省运营成本超50万元,献血者满意度达98%以上。此次与老挝同行的交流,让“宝安经验”成为国际合作的纽带,为中老血液安全体系建设搭建桥梁。

撰文:苏国锐

编辑 王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