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湘超联赛战火燃起,远在深圳的湘籍群体格外关注——一支由在深湖南人自发组建的“湖南人队”正式集结,向联赛组委会提交参赛申请,喊出“为1300万大湾区湖南人而战”的口号。尽管尚未收到组委会的最终确认消息,这支民间球队已收获全网大量支持,成为深湘两地情感联结的热门话题。
图片来源 新华社
图片来源 新华社
“这波‘开团’必须跟!”球队组建消息一出,在深湘籍人士纷纷转发点赞。之所以能快速凝聚力量,源于深圳庞大的湘籍群体基础。据2024年末数据,深圳常住人口约1798.95万人,其中湖南人占比近三成,约500万人,相当于每4个深圳人中就有1位湖南老乡。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20年数据也显示,湘籍缴存者占比13.79%,仅次于广东籍,排名第二。
除了人口规模,湖南元素在深圳的市井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深圳市烹饪协会湘菜专业委员会2023年统计,深圳湘菜门店数量超7000家,不仅多于川菜馆、粤菜馆,更是湖南以外湘菜馆最多的城市;街头巷尾,“呷饭”“何解”等湖南“塑料普通话”时常响起,甚至被戏称为“深圳第二官方语言”。
这支球队的组建,正是湘籍人士乡愁的集中表达。18岁的深圳少年尧磊,得知家乡邵阳有球员选拔,立刻启程返乡参与;深圳邵阳人足球俱乐部教练刘志强一句“我们湖南人的成年礼,就是‘流放岭南’”,看似自嘲,却道尽对故土的牵挂;衡阳球员更是隔空邀约“欢迎深圳兄弟来战”,地域距离未隔同乡情谊。
而这份情感联结的背后,是深湘两地多年来紧密的经济互动。早在2020年,湖南便出台《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 年)》,从交通通道、产业转移、文旅合作等方面推进与大湾区对接。2023年9月,湖南在深圳主持召开湘商座谈会,进一步号召“湘商兴业与湖南发展同频共振”。
政策引导下,湘商返湘投资热潮涌动。2024年,湖南全省湘商回归新注册企业达1670家,累计到位资金超6000亿元;比亚迪、华为、腾讯、华大基因等深圳龙头企业,也纷纷在湖南布局生产基地与创新平台——比亚迪长沙工厂成为集团三大核心生产基地之一,华为在湘建设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深度对接湖南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需求。
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媒体见面会球衣展示环节。图片来源 新华社
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媒体见面会球衣展示环节。图片来源 新华社
“足球会落地,乡愁永远飞扬。”有网友这样评价此次“请战”事件。尽管足球无法直接创造GDP,但这支球队所承载的情感认同,正与深湘两地的政策合作、产业互补形成呼应。不少观察者认为,这种自下而上的民间热情,有望进一步推动两地在文体融合、科创协同等领域的合作,让“他乡故乡”的联结从情感延伸到更多实际领域。
目前,“湖南人队”仍在等待联赛组委会的答复。在深湘籍居民李先生表示:“不管能不能参赛,这份为家乡呐喊的心意已经很让人感动了,也让我们更盼着深湘两地能有更多这样的联结。”
南方+记者 欧阳胜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