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鸡统一不了广东胃?美食家为“鸡味”正名

作者 李劼;许蕾;蔡华锋 2025-09-05 21:50
00:47

(白切鸡统一不了广东胃?美食家为“鸡味”正名,时长共47秒)

白切鸡统一不了广东胃?美食家为“鸡味”正名

近日,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中上演了一场关于“鸡”的对决——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带着自家散养180天的湛江走地鸡参赛,却因“肉质偏老”被淮扬菜大师淘汰。

一场关于“鸡味”的Battle,就这样从节目火到了全网。

实际上,连广东人自己,都对“鸡味”理解不一? 你以为广东人统一站队“鸡有鸡味”?其实粤东、粤西、粤北的广东人,可能未必能吃一块去。

广东知名食评人、美食家劳毅波表示:“如果真是比赛,120-140天的走地鸡胜算更大。180天的鸡,哪怕放在广州老西关,接受度也未必高。”有着“广州第一鸡”称号的老字号清平饭店董事长黄增怿也直言,作为一个爱吃鸡的老广,“我更习惯吃150天左右的鸡,紧实又不柴。但粤西湛江一带的人,就是更爱‘老鸡’。”

所以,广东人执着一生的“鸡味”到底是什么味?

“村席大厨”全进华在节目中说:地道白切鸡,就要吃鸡味和紧实肉质,半年以上的走地鸡才够格。

黄增怿进一步解释:走地鸡漫山遍野撒欢,能上树吃虫、上房揭瓦,力量训练到位肌肉自然发达,体内氨基酸含量也比吃饲料几十天内快速长大的鸡要高。

而且超过百天的走地小母鸡,开始生蛋,生理变化导致肉质风味明显转变。谷氨酸与肌苷酸形成的鲜味复合物,需要足够生长周期才能沉淀,“这就好比自然成熟的果实,甜味会更足。”

一句“鸡有鸡味”,是广东人的饮食密码,既讲究天然取材,也追求本味呈现。

180天,对广东人来说等于“鸡味”的保证;对一些外省人,可能只意味着——“这鸡挺老?” 所以你说,“鸡有鸡味”到底是什么味? 也许只有吃鸡大省的人才懂。

采写:南方+记者 李劼 蔡华锋

剪辑:南方+记者 许蕾

编辑 欧旭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