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公斤陨石在茂名电白挖出,系国内目击降落第二大单体陨石

作者 颜志雄;刘俊;邓建青 2025-09-22 22:56

茂名市电白区沙院镇与小良镇交界处,何伯承包的龙眼果园原本宁静,如今却是陨石猎人最感兴趣的标志地点。

日前被国际陨石学会命名为“Maoming”(茂名)的陨石就在这个果园里发现。茂名陨石主体和碎块共约423公斤。国际陨石学会数据库显示,茂名陨石是目前国内目击降落的第二大单体重量的普通球粒石陨石。

来自宁夏的陨石猎人步凡和团队挖出了这颗陨石,并将陨石主体带回老家保存。

茂名陨石如子弹般打入地下约3米,同时也在陨石圈内外激起层层涟漪。面对“陨石到底该归发现者还是国家”的质疑声,他们将陨石样本捐赠给国内超十家科研机构之余,但也保留自己的职业态度。“没办法无偿捐献,这是我的工作、生活。”步凡说,“在广东省发现的,我会优先广东,广东再优先茂名,哪怕价格低一点。”

也有观点认为,参考《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和民法典,若陨石确实具有重大科学研究或观赏价值的,所有权倾向于归国家所有,但发现者可以获得一定奖励。

群猎逐星

陨石爱好者迅速集结

5月28日21时33分许,一个白色光团划破天际,点亮夜空,伴随震天巨响,茂名、阳江、湛江等地不少市民感知明显。

监控拍摄到的火流星画面。受访者供图

监控拍摄到的火流星画面。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说,照亮茂名等地夜空的是一颗火流星。太空中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小颗粒以及小行星,当它们受到地球引力影响落入地球大气层时,会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在这个过程中,流星体的动能转化为热能,温度急剧升高进而燃烧起来,便产生了耀眼的火流星。

大部分火流星在天空中就会燃烧殆尽,只有极少数体积较大的流星体,可能会有部分残骸落到地面成为陨石。尽管如此,这白色光团背后的秘密,仍让踏上寻找陨石之路的“猎人”疯狂。

家住茂南区的陨石爱好者王星激动不已,“发现了是会在历史上留名的”,茂名、广州、东莞等地10多名志同道合者迅速集结,当晚出发“猎陨”,分散寻找。

茂名陨石爱好者前往计算的陨石坠落地点。受访者供图

茂名陨石爱好者前往计算的陨石坠落地点。受访者供图

另一边,步凡刚结束两个月的无人区之旅,回到宁夏家里,刷到了茂名火流星视频。当多数网友讨论“陨石可能坠入大海”时,他开始了计算。

他收集网上的视频,运用积累的方法估算轨迹,得出结论:陨石很可能落在陆地上。5月29日,他登上了南下的航班。

5月30日,步凡搭上广州队友吴胜强的车,同时与相约在内蒙古找陨石的队友陈金龙于茂名会合。在茂名周边转了一圈后,步凡想起海南有车辆行车记录仪拍到火流星画面,第二天他乘船前往查看,当晚无功而返。

“返程途中,我计算了四五个小时,最终确认到小良。也不太敢确定,但圈里有句话叫做‘十猎九冲’,前九次都失败了,很多人就坚持不下来了。”步凡说。

李聪老家在茂名高州,5月28日晚从广州赶到茂名,加入了“广东猎陨”车队,车队成员分别前往电城镇、旦场镇、麻岗镇等地。“新疆、甘肃、广西等地也有不少爱好者来了茂名,这个时候,谁运气好,谁就能找到。”李聪说。

“广东猎陨”车队专门打印的车贴。受访者供图

“广东猎陨”车队专门打印的车贴。受访者供图

5月31日上午,电白区陨石爱好者方政从何伯的果园旁路过,“这是别人家的果园,周边有遮拦,当时我就没进去找。”

争分夺秒

无人机锁定神秘坑洞

火流星坠落那刻,何伯说,他正站在果园房屋门口,听到一声巨大爆炸声,马上打电话给村组长,又打了电话给果园工人,都听到了震天声响。随后到屋内外看了下,“但没有去陨石坑那边看,当晚我就回家了。”

6月1日9时许,步凡继续搜寻,并在计算的区域内飞起无人机。约1小时后,无人机在何伯的果园捕捉到一个可疑的坑洞。

“第一眼我以为是电线杆坑或被水冲的洞,但仔细看,土的松散程度和扩散形态都不一样。”步凡回忆道。

果园与无人机飞起的地方直线距离200米左右。步凡随即对队友说先去探风。

无人机拍摄挖掘前陨石坑画面。受访者供图

无人机拍摄挖掘前陨石坑画面。受访者供图

徒步靠近,看到洞壁上嵌着的黑色物体。步凡欣喜:“上面有非常新鲜的熔壳和断面,我的把握从五成提到了八成。”他第一时间拍视频,打经纬度坐标,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长期合作的国际陨石学会会员王子尧。

“很懵,和做梦一样!虽有百分之百把握,但是我还是不敢相信。”步凡有个习惯,平时在无人区发现的不认识的陨石,都首先发给王子尧,让他确认一下大致类型。

步凡还将消息告诉了在附近镇村寻找的陈金龙,让他买铁锹、绳子等物资,三人轮流挖掘近10小时,制作简易支架,于6月2日凌晨,将陨石主体挖起。

6月2日,王子尧赶到茂名,与步凡等人将剩下碎块收集,测量相关数据。当日,他将陨石样品发往了国外实验室检测。

据王子尧介绍,该陨石样本一周内化验完毕,为普通L6型球粒陨石。他6月10日向国际陨石学会提交命名,8月27日投票通过,9月6日,该陨石被正式命名为“Maoming”(茂名)。

茂名陨石主体。受访者供图

茂名陨石主体。受访者供图

据悉,陨石的命名根据降落或发现地地名而定。茂名陨石是国内目击降落的第二大单体重量的普通球粒石陨石的消息一出,陨石圈内外沸腾了。

留下个坑

村民很发愁,专家表惋惜

小良镇村民目击了火流星坠落到果园方向,“中间、四方都有红光,从天上落下,小孩都吓得跳起来了。”

“本以为都过去三个月,就没啥事了。结果陆续有几百人来果园,我们向村里汇报了,还报了警。”最近,何伯很愁,陨石坑被填上了,无法取证立案,于是只好又自行挖开,并用树木和蓝布覆盖,以防外人不慎掉入。

被填埋后重新挖掘的陨石坑。颜志雄 摄

被填埋后重新挖掘的陨石坑。颜志雄 摄

王星说:“愿意出10万元以上承包果园,老板当时同意了,后来可能他家人上网查了下这颗陨石的价值,就反悔了。”即使只是得到陨石坑,王星仍想把坑挖走,或者就地建一个科普基地。

很多人找上门来,何伯不堪其扰,闭门谢客,“我没有收挖陨石的人的钱,也不敢出售这个坑,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但我也希望能把陨石追回来,把陨石留在茂名。”

何伯展示留在陨石坑现场的工具和陨石碎片。颜志雄 摄

何伯展示留在陨石坑现场的工具和陨石碎片。颜志雄 摄

9月21日下午,笔者来到茂名陨石坑旁,何伯揭开蓝布,被重新挖开的陨石坑映入眼帘,周边还挖了一条小排水渠,以防坑内积水。该坑直径约1.7米,深约2.7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欧强对陨石坑的挖掘和破坏感到惋惜,“如果是我有幸找到的话,会第一时间保护现场,进行详细勘察、记录后,再开展相关发掘工作,甚至我们有很多手段探测,把它无损地保留下来。”

在中国陨石论坛站长雷克斯看来,这种规格陨石的坠落,发现后应该找当地政府、科研人员、媒体一同见证。雷克斯担心:“陨石样本第一时间送到了国外实验室检测,可能很多一手科研信息就此流失了。”

相关

真假陨石疑云

一块现身茂名的疑似陨石,引发了一场关于真假的激烈讨论。网友质疑陨石坑小、周边物受损少,乃至是预先埋入陨石造假的“埋雷”行为。

9月7日,“陨石猎人”步凡将他寻找茂名陨石的视频发布在网上,并发起了陨石真假的投票,当时仅有39%的网友认为是真的。

9月21日下午,笔者来到电白区沙院镇福兴村委会那碌环村果园,看到的确有一个大坑。承包果园的何伯说,这里是茂名陨石坠落所在地。

5月28日9时到家、29日20时20分降落白云机场、31日21时51分在小良镇找宾馆住下……“我‘猎陨’有个习惯,随时记录自己走过的轨迹,防止重复搜寻。”步凡说,网友质疑他“埋雷”,可轨迹一清二楚,哪有时间去造假。

步凡“猎陨”记录下的轨迹图。受访者供图

步凡“猎陨”记录下的轨迹图。受访者供图

“瓦楞气印清晰,陨石熔壳、断面新鲜。”挖掘现场,步凡简直不敢相信,边拍摄视频边向队友说,“梦里面一般抬腿抬不起来,抬腿试一下,看能抬起来吗?”说罢,他也做了抬腿的动作。

从步凡拍摄的挖掘茂名陨石的视频来看,陨石坠落没有对周边龙眼树造成太大破坏,坑内土中有部分破损树枝,如同一颗子弹打入地表。

“陨石进入大气层时速度极快,如果落地保持这个速度,可以炸出直径30到40米的大坑。但空气阻力像刹车片,会给陨石减速,并带来能量削减,可以减少成千上万倍。”步凡说。

茂名陨石砸出约3米的深坑。受访者供图

茂名陨石砸出约3米的深坑。受访者供图

“陨石坑不是垂直的,角度过陡的一面发生了大面积的坍塌,左边的土要比右边的土溅得更远一些,说明它坠落角度是75度到80度。”他进一步补充,“高度定向陨石就是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一直以一个方向没有发生翻滚,进入大气层并坠落的。你看把那树枝都砸下去了。它在发现陨石中的占比可能不足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欧强推测,果园土壤松软,某种程度上可能大幅度吸收了陨石的冲击波,所以其主体保留得比较完好,也没有溅射出很多碎石。就像在烂泥塘里扔一块石头,并没有形成一个大坑。

“这是L6型球粒陨石,目前国内这么大的很罕见,造假难度也很大。如果从国外购买,估计价值不菲,运费高昂。”茂名市业余天文爱好者协会秘书长曾响说。

延伸

茂名陨石归属引争议

茂名陨石样本第一时间送到了国外实验室检测也掀起了波澜。有学者认为,将珍贵的陨石样本送至国外检测,有损国家的科研利益与优先研究的权利。

不少民间陨石爱好者认为国外检测速度快。一年检测两百块南极陨石的桂林理工大学陨石与行星物质研究中心副主任夏志鹏却认为,国内外仪器水平没差别,样本特殊做实验就复杂些。他说:“茂名这个是普通球的陨石,样品送来快,样品简单,检测就快。”

不过,步凡团队将陨石送去鉴定、命名时,也将一些样本捐赠给了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古地磁与行星磁学实验室等10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

捐赠证书。受访者供图

捐赠证书。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也收到了茂名陨石样本。其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主任徐伟彪认为,这颗陨石坠落在地球的时间很短,发现早,其原始信息能更大程度得以保存,又是罕见的目击陨石,后续或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相关研究。

网上有消息传出“步凡准备把陨石捐给广东当地博物馆”。茂名市博物馆负责人陈志平联系了步凡,“我们博物馆可以搞个捐赠仪式颁发捐赠收藏证书给他们,感谢他们的付出。步凡说小块的无偿捐赠在经过采购方同意的情况下会尽力留给我们。”

步凡回复茂名市博物馆:“因为有小块的流出可能会对大块的有影响,但是大块的没有办法无偿捐献。这是我们的工作、生活。”

2013年步凡成为全职陨石猎人,今年35岁,一年有200多天在外猎陨。步凡说,陨石是无主物,就像扔的饮料瓶,是没人要的东西。

北京市东卫(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科钧则认为,虽然现行法律对陨石的所有权无明确规定,但可参考《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和民法典,若该陨石确实具有重大科学研究或观赏价值的,该陨石的所有权倾向于归国家所有,但发现者可以获得一定奖励。

撰文:颜志雄 邓建青

统筹:刘俊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蒙骏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