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百岁老人重新站立!珠江医院三水医院跨越“手术禁区”

作者 魏英 2025-09-02 21:04
01:33

从卧床到行走,百岁老人跨越生死线,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多学科协作创造高龄手术奇迹!

近日,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多学科团队在新城院区成功为百岁高龄老人开展颅脑外科骨科联合手术。面对超高龄患者手术的高风险性,医疗团队通过精密协作和个体化治疗方案,攻克多重难关。

据悉,罗倩(化名)在摔倒时候颅脑受到了创伤,陷入昏睡状态,不能说话,右侧肢体偏瘫。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宋继伟表示,若不及时处理,血肿会压迫脑组织,导致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甚至呼吸心跳骤停,情况十分危急。

面对罗倩高龄的身体状况,神经外科团队决定采用微创技术。宋继伟带领团队在新城院区开展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微创手术,术中抽出血性液体100毫升。术后,罗倩神清语明,对答自如,右侧肢体术后即刻活动正常。

百岁老人摔倒后面临艰难选择:躺下去,还是拼一次?

解决了颅脑创伤问题后,医疗团队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难题。罗倩股骨骨折如果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对百岁老人来说风险极高。关节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刘子卿表示,与高龄患者做手术如同“走钢丝”,因多脏器功能不全,手术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实现“让老人站起来”的目标,关节运动医学科、神经外科、麻醉科、ICU、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营养科、医务科及护理组等多学科进行MDT综合评估,全面分析其心、肺、神经及营养状态,最终认定虽风险存在但手术可行,并制定详细的手术与康复计划。

手术中,刘子卿带领团队高效、精准地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操作。麻醉科团队则为患者实施了个体化精准麻醉方案,先行超声引导下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减少术前应激及术中麻醉用药,再行单次单侧微创腰麻,即只麻醉患侧。既确保了麻醉效果,又极大降低了对患者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此外,手术中首次启用新城院区高端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实现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实时精准把控,确保手术全程平稳、安全。

术后,罗倩精神良好,能与人交谈。在医护团队的协助下,她已能站立并扶助行器行走,恢复良好。

此次高龄患者手术的成功,展示了珠江医院三水医院在多学科协作处理高危病例方面的实力,让高龄不再成为手术的绝对禁区。同时,新城院区顶尖的高端手术设备条件为高龄患者手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确保手术精准度和安全性。

采写:南方+记者 魏英 

通讯员 三医宣

视频通讯员提供 

编辑 黄逸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